在投标前,应对业主的资金信用、经营作风和合同要求进行深入了解。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施工图、立项文件、土地规划建设许可手续、拆迁和工程准备情况等。同时,需要调查业主的信用情况,尤其是该工程的资金到位率。对于房地产开发单位,还应了解其以往工程招标签订的合同条款。在投标过程中,需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并确定合同责任、业主意图和要求、投标人须知、施工现场情况、图纸审查、工程量核对等,并制定投标策略,以降低合同签订后的风险。
有时业主会在未发中标通知书之前提供条件苛刻的非示范文本合同草案,要求施工企业无条件接受。这种合同条款往往将相当一部分风险转嫁给施工单位,缺乏对业主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和对承包商的保护性条款。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应尽可能了解各方面的可靠信息,坚持原则,并运用政策法规对合同进行修改,以规避风险。
在取得合同谈判资格后,应将主要精力转向合同谈判签约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以及最终签订有利的工程承包合同。在合同实质内容审查时,应特别重视有关条款的内容,避免合同工期约定、质量标准、竣工验收、工程款支付及结算等方面的风险。
在合同实质性谈判阶段,应选择具有合同谈判能力和经验的人进行谈判。通过合同谈判,使合同能够体现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平衡,尽量避免业主单方面苛刻的约束条件,并相应提出对业主的约束条件。在谈判过程中,应对每个条款进行具体商讨,以避免被动地接受业主提出的合同文本。
合同一经签订,即成为双方的最高法律,每一条款都与双方利害相关。因此,在合同谈判和签订中,应考虑周到并明确确定可能发生的情况和细节问题,以书面形式规定所有问题,避免口头承诺和保证。合同中应具体体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条款。
个人是否能够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及相关建筑业资质的企业才能担任承包方,个人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是无效的。文章还介绍了工程合同纠纷的取证方法,包括需要准备的相关证据和文件。遇到相似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建筑工程合同中挂靠人的工程款能否追回的问题。对于已竣工并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结算;若验收不合格,则需修复后再次验收。如果工程项目未竣工且合同无效,相关各方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结算。同时,挂靠合同成立生效需满足涉及两方或以上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类型和解决方法。常见的纠纷类型包括勘探纠纷、设计合同争执、施工合同问题、工程款优先级争议等。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或约定解除事由。解决纠纷时,需收集建设合同关系、工程实施证据和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等证据。
主体验收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符合验收标准、质量资料齐全、整改完成、钢筋质量检测合格、施工现场符合生产条件等。同时,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完成设计和合同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