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立案前取得的证据是否有效?

立案前取得的证据是否有效?

时间:2024-08-23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7410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及其法律依据

1. 证据的定义和种类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以下几种:

(一)物证:指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痕迹等。

(二)书证:指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籍、文件、账簿等书面材料。

(三)证人证言:指证人在庭审中作出的陈述,用于证明案件事实。

(四)被害人陈述:指被害人在庭审中作出的陈述,用于证明案件事实。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侦查和庭审中所作的供述和辩解,用于证明案件事实。

(六)鉴定意见:指专门鉴定机构或专家对案件相关问题所作出的意见,用于证明案件事实。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指对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辨认及侦查实验等过程所作的记录,用于证明案件事实。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指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所记录的案件相关资料,以及电子设备中的数据,用于证明案件事实。

2. 证据的查证要求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意味着对于每一份证据,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调查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物证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 按份保证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和特点。按份保证指共同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份额,各自承担约定的责任;连带保证则指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各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但内部仍有份额划分。两种保证方式下,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均可向主债务人追偿,且其他保证人

  •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问题。证人证言需满足真实性和相关性要求,内容应为证人亲自所见所闻,排除传闻证言和与案件无关的事实。法院需查明证人身份和与当事人关系。评估证人证言时,需综合考虑证人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以及证言获取方式。证人应陈述亲历事实,间接途径获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 担保人的作用及担保范围
  • 答辩人申诉答辩状
  • 民法典的保证责任免除有什么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