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合同总额或工程总价与款项支付条款之间的联系,特别注意是否有对工程款的审计条款。如果合同总额在工程概况条款中确定,但付款条款中又约定经审计后再付款,这些条款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合同总额中应明确写明为暂定数额,具体款项根据审计结果确定。
工程类合同涉及大量的合同附件,需要注意与合同的相关条款的一致性。
竣工验收条款和付款条款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注意审查竣工验收条款。此外,竣工验收还涉及交付和保修期等问题。
特别要注意工期延误和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无法验收时的违约责任等违约责任的约定。
对于经过招投标程序的合同,还需要审查招投标文件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
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文本,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目前普遍采用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是G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包括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和合同附件。特别要注意通用条款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不仅注明合同用语的含义,还指导双方如何签订专用条款。
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严格审查发包人的资质等级和履约信用是重要的准备工作。根据法律规定,从事房产开发的企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承包人承包的项目应当经依法批准的合法项目。在订立合同时,应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依法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相应的经营资格和等级证书,并审查建设单位签约代表人的资格以及工程项目的合法性。
工期、质量和造价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最重要的内容。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开工和竣工日期,以及开工、竣工的手续和文件要求。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竣工验收将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因此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参加验收的单位、人员,采用的质量标准,验收程序,以及处理质量争议的方法。
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工程进度款的拨款程序,包括申请拨款所需的文件,审核确认拨款数额以及双方对进度款额认识不一致时的处理方法。此外,合同中对竣工结算程序也应进行详细规定,以便操作。
在总包合同中应具体规定发包方、总包方和分包方各自的责任和相互关系,以避免发包方无法监督分包方或发包方直接向分包方拨款导致总包方难以管理的问题。
合同中应明确列出各方派出的监理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名单,并明确其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特别要将具有变更、签证、价格确认等签认权的人员、签认范围、程序和生效条件等规定清楚,以防止其他人员随意签字造成损失。
合同中应明确量化不可抗力的范围,避免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争议。例如,对于风、雨、雪、洪、震等自然灾害,应明确几级以上的大风、几级以上的地震、持续多少天达到多少毫米的降水等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
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可以运用担保制度来降低合同条款带来的风险。施工企业可以向业主提供履约担保,同时业主也应向施工企业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个人是否能够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及相关建筑业资质的企业才能担任承包方,个人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是无效的。文章还介绍了工程合同纠纷的取证方法,包括需要准备的相关证据和文件。遇到相似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和法律依据。首先介绍了如何起诉,包括写好诉状、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参加诉讼、不满意一审判决或裁定可提起上诉等步骤。接着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起诉、管辖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同时,也探讨了装修合同属
建筑工程合同中挂靠人的工程款能否追回的问题。对于已竣工并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结算;若验收不合格,则需修复后再次验收。如果工程项目未竣工且合同无效,相关各方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结算。同时,挂靠合同成立生效需满足涉及两方或以上
主体验收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符合验收标准、质量资料齐全、整改完成、钢筋质量检测合格、施工现场符合生产条件等。同时,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完成设计和合同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