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已经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其拘留期限为7天。而对于没有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其拘留期限为15天,但最长不得超过20天。
对于省级以下(不含省级)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如果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应当报请上一级检察院进行审查决定。
对于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下级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在拘留后7日内报请上一级检察院进行审查逮捕。
上一级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报请逮捕书后7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到3天。
对于未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上一级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报请逮捕书后15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但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该期限不得超过20日。
需要注意的是,报送案卷材料和送达法律文书的路途时间应计算在上一级检察院审查逮捕期限以内。
一、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被逮捕后,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情况,检察院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二、侦查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侦查监督部门(检察院批准部门)负责。而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则由公诉部门负责。
三、监所检察部门在监所检察工作中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情况,可以提出释放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检察院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在申请时,应当详细说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或其他材料。
已经被拘留的:7天。 没有被拘留的:15天,最长不超过20天。 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下级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在拘留后7日内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逮捕。 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的,上一级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报请逮捕书后15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不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缺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提供有关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监督问题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羁押必要性审查按流程应由检察院受理,驻看守所检查室办理,一般5个工作日内,案件复杂的可再延长五个工作日,当做出变更强制措施决定后,交由案件承办公安机关领导批准,在十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职责。值得一提的是
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具有悔罪表现,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七)与被害方依法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且已经履行或者提供担保的;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应当制作羁押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