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决定申诉后,应向检察院提交申诉材料。检察院收到申诉状后,会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将是否受理的告知书送达当事人。如果检察院决定受理,根据情况,检察院应在受理之日起7日内采取以下措施:
检察院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应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书。如果检察院决定立案,会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检察院在立案后应调阅法院审判案卷,并在调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完成审查。如果检察院决定不立案,应当通知申诉人。
检察院立案后,会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对于审查终结的案件,检察院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提起抗诉。立案审查期一般为自调阅法院审判案卷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复杂疑难的案件为六个月内。
对于同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经检察院审查认为符合抗诉条件的,会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如果检察院认为不符合抗诉条件,将做出不提请抗诉决定,并在作出该决定之日起5日内送达不提请抗诉决定书。对于检察院做出不提请抗诉或不抗诉决定的申诉案件,当事人再行申诉的,检察院不再受理。
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时,检察院应派员出席再审法庭。如果受理抗诉的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提出抗诉的检察院可以指令再审法院的同级检察院派员出席再审法庭。
以上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申请抗诉程序怎么走"。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抗诉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被害人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六大突破性设计,包括一裁终局、延长仲裁时效、缩短审理期限、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减轻经济负担以及突出调解程序等内容。该法律对申诉时效的期限、中止、中断和特殊规定作出了界定,但未设立最长权利保护期限。该法律的实施将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
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详细阐述了非法言词证据的界定、排除原则以及审查程序。规定明确了非法言词证据的界定标准和排除原则,同时详细说明了在审查批准逮捕、起诉以及庭审过程中如何排除非法言词证据。文章还规定了被告人对审判前供述的申诉程序、庭审中对审判前供述
国家赔偿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包括申请再审的流程、国家赔偿的定义和责任主体、申诉程序至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规定、赔偿委员会重新审查和决定赔偿的流程、检察机关的监督以及立案程序和审查立案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在领取国家赔偿款后,如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进行申诉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可以进行再审,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再审程序包括当事人申请再审、抗诉再审、人民法院依职权再审等情形。在再审时,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明确其再审请求,并围绕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