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以及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8次会议于2000年12月4日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现予公布,并自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
当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害而导致物质损失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的被害人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人民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后,如果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应当裁定中止或终结执行。
如果被告人已经赔偿了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人民法院可以将此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对于犯罪分子非法占有或处置被害人财产导致其遭受物质损失的情况,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追缴或责令退赔。被追缴或退赔的情况也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如果经过追缴或退赔仍无法弥补损失,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争夺法院管辖权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存在级别管辖方面的不足。为确保公正审判,应重视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加强对级别管辖的监督。摘要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在法庭调查中,被告人和被害人享有陈述权利,被害人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享有问询权利,当事人对证人和鉴定人也有问询权利,并有权对物证进行辨认。此外,当事人还有申请权利,如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等。只有经过当事人辨认和证
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一般情况和特别情况,并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审理期限和上诉程序的具体时间限制,包括普通程序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