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效力 > 解析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疑难问题

解析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疑难问题

时间:2024-01-04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8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适用问题探讨

一、甲公司起诉乙公司买卖水泥案

甲公司起诉乙公司买卖水泥案,涉及欠款纠纷。双方在庭审中就归还款项的时间存在争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条第2款和第74条的规定,法庭需要确定如何处理该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第74条的规定,甲公司在起诉状中承认了乙公司在2000年12月1日归还了5000元,因此甲公司需要提供相反证据来推翻这一承认。然而,在庭审中甲公司未能提供相反证据,因此应认定乙公司已归还了10000元。

另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第5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合同是否履行的争议,应由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在本案中,乙公司是还款义务人,因此应对还款情况进行举证。此外,考虑到甲公司业务员收款后可能存在落账时间不一致的情况,甲公司在起诉状中所述还款时间可能是指落账时间。由于乙公司无法提供2000年12月1日的收条,可以认定乙公司只归还了5000元。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更为正确。

二、甲公司起诉乙公司支付楼房装饰款案

甲公司起诉乙公司支付楼房装饰款案,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余款的支付方式。法庭在审理期间委托鉴定部门对装饰工程款进行了鉴定,结果为85万元。甲公司要求增加起诉装饰款25万元,合议庭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规定第34条第3款的规定,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甲公司要求增加25万元属于变更诉讼请求,但其已超过举证期限,因此不予支持。

另一种观点认为,举证时限的设立是为了固定证据、争点和诉讼请求。甲公司要求增加25万元并非变更诉讼请求,而是根据鉴定结论进行请求数额的变更。因此,应允许甲公司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增加请求。根据《人民法院诉讼费收费办法》,该增加请求应被视为请求数额的变更,而非诉讼请求的变更。

综上所述,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三、甲公司诉乙公司拖欠建筑工程款案

本案涉及建设单位丙公司将自建办公楼发包给施工单位乙公司,乙公司又将部分工程发包给甲公司。甲乙签订的合同约定,在甲公司施工部分完工验收后,乙公司委托丁咨询公司进行审计鉴定。在诉讼中,甲公司要求追回建筑款35万元,而乙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书显示鉴定值为30万元。甲公司对鉴定程序无异议,但主张鉴定值应由乙方单独委托鉴定并申请重新鉴定。

关于乙公司发包给甲公司工程是否经过丙公司同意而导致分包合同是否无效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分包合同无效,因为丙公司工地负责人张三和李四作为丙公司的代表,与甲公司不存在利害关系,其证言应被采纳。另一种观点认为,分包合同有效,丙公司提供的证明文书符合形式要件,是合法证据。虽然张三和李四的证言也是合法证据,但他们与甲公司不存在利害关系,因此证言属于间接证据。根据规定第77条,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因此应确认分包合同有效。

在庭审中,关于甲公司对工程的鉴定申请是否受理的问题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据规定第5条第2款,乙公司单方委托了鉴定,而甲公司是履行义务方,因此甲公司需要对工程款负有举证责任,法院应受理甲公司的鉴定申请。另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已在合同中约定了工程款的鉴定程序,乙公司委托丁咨询公司进行审计,因此应按照合同约定的鉴定结果确定工程款。根据规定第28条,诉前单方自行委托的鉴定具有效力。因此,在已有证据能够证明情况下,不需要再进行鉴定。

综上所述,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在已有证据能够证明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多余的鉴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0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因此,提供的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证据的真实性要求证据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真实、客观存在的。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与

  • 医患关系存在的证明责任到底由谁负担

    而医患关系的证明责任,仍然应当依照“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责任原则由原告负担。目前,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活动中,举证责任的分担是依据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1款第8项的规定。即“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

  • 录音可以作为直接证据吗

    录音本身就是间接证据!证据具备三性才能被采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明确的规定。第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原始载体。提供复制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其来源和制作经过。人民法院对

  • 网络侵权被告如何确定

    在网络名誉侵权诉讼中,原告因无法取得被告侵权的网上数据信息,故其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向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调查。通过法院调取的IP地址、注册ID、上网时间等记录的分析,可确定或基本框定侵权行为人的身份。

  • 新民事诉讼法举证时限制度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简易程序举证期限15天吗
  • 开庭审理时能增加诉讼请求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