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旨在规范自身办案活动,并加强对刑事诉讼全过程的法律监督,以保障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合法、规范和公正,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
通知强调,检察机关应严格遵循涉案财物处置程序。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等措施;在履行侦查监督、审查起诉职责时,不仅要加强对自身办案工作中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置涉案财物活动的监督,还要加强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法院的监督。对于权属明确的被害人财物,只要返还不会损害其他被害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也不会影响诉讼正常进行,就应及时返还。对于权属不明确或存在争议的涉案财物,应移送法院,在判决时一并处理。同时,要加强对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监督,以确保审前返还程序的正确应用。对于一些可能不宜长期保存、易贬值或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特定财物,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经权利人同意或申请并经批准,可以依法出售、变现或先行变卖、拍卖,并依法保存所得款项。
通知要求建立相互监督制约制度。要实行办案和保管相分离,严禁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自行保管涉案财物,以防止违法处置。对于发现办案部门和保管部门截留、坐支、私分或擅自处理涉案财物的情况,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如滥用职权等;对于办案人员和保管人员调换、侵吞、窃取或挪用涉案财物的情况,要依法追究贪污等刑事责任。此外,要建立最高人民检察院交办案件涉案财物上缴中央国库制度,对于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或指定地方异地查办的重大职务犯罪案件,承办案件的检察院应将涉案财物统一上缴中央政法机关的涉案财物账户,并在判决生效后通过中央财政汇缴专户缴入中央国库。此外,还要建立最高人民检察院交办案件办案经费安排制度,对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地方异地查办的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案经费由中央财政保障,必要时提前预拨办案经费。
通知要求检察机关探索建立专门查询机制,完善违法所得追缴和执行工作机制,健全境外追逃追赃工作体制机制,以及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审判机关、财政和人民银行等单位的协作配合机制,以确保相关规定的有效实施。
通知强调,对于与涉案财物处理存在利害关系的善意第三人等案外人,检察机关应当告知其相关诉讼权利;对于被害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不服涉案财物处理决定并请求抗诉的情况,检察机关应及时进行审查,提出是否抗诉的意见。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对涉案财物处置提出异议、复议、申诉、投诉或举报的情况,如果是检察机关负责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上级检察院应依法受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如果是普通刑事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应加强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法院等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权利救济情况的法律监督。
通知提出,检察机关要加强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法院等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法律监督,同时自觉接受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诉讼制约。此外,还要加强对下级检察机关的监督。如果上级检察机关发现下级检察机关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确有错误的情况,要按照法定程序责令其限期纠正。对于在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置涉案财物过程中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依纪给予处分;对于自身办案或其他办案单位违法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置涉案财物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因检察机关涉案财物处置工作失误给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并应予国家赔偿的情况,要及时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并依法追偿相关责任人。
通知特别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对照《意见》的规定,重点查找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将其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在开展的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内容,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改进,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等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在概念、行为性质及处罚等方面的区别。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其情节未达刑事犯罪程度。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包括行政拘留、罚款等,而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更为严厉。同时,治安管理处罚需遵循行为与处罚法定、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
城管协管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违章商贩的物品进行暂扣处理的权利。规定明确了暂扣物品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包括制作暂扣清单、告知当事人等。同时,也规定了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的处理方式以及罚款的缴纳和上缴国库的流程。
卖淫嫖娼行为的法律处罚原则和相关因素。处罚原则强调必须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等相当,并明确了具体的处罚基准。对于卖淫嫖娼者,根据年龄和情节轻重有不同的处罚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卖淫嫖娼的定义和确认方法,明确了其定义和认定行为的主要依据。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派出所可以调解处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如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等,前提是情节较轻且具备一定条件,如纠纷由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引起,或者被侵害人事前存在过错行为,或者其他更易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