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罪的相关法律处罚有哪些?
时间:2024-04-30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及其司法解释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根据该司法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行为,若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将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所规定的“情节严重”:
情形一:点击量或转发量达到一定数量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
情形二:造成严重后果
(二)诽谤行为导致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出现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情形三:重复犯罪
(三)在过去两年内曾因诽谤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并再次实施诽谤行为;
情形四:其他严重情节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多次实施诽谤行为构成犯罪
若在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他人的行为未经处理,且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达到一定数量,将根据法律规定予以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及确定名誉侵权责任的要素。涉及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文字、音像制品、口头及其他形式的侵权证据,侵权后果的证据需证明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法人需提交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诉讼需授权委托书。确定名誉侵权责任考虑主观过
-
网络名誉权的法律法规
网络名誉权的法律法规。目前中国尚未有具体规定,因此法院会参考普通名誉权法律规定、司法解释等处理相关案件。文章主要介绍了涉及名誉权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包括侮辱和诽谤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以及侵权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害者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
-
人身权属于侵权责任范围吗?
人身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包括人身权益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因残疾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受害人死亡产生的费用等。同时,提到了最新资
-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负有保密患者隐私的义务,若泄露隐私导致患者受损,医疗机构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法律规定了不必要的检查行为及干扰医疗秩序的行为也应承担法律责任。
-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
网络造谣诽谤的立案条件
-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