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财产保险理赔 > 行政拘留处罚书送达方式的相关问题解析

行政拘留处罚书送达方式的相关问题解析

时间:2024-05-20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0821

  案情简介:

  俞某是房产中介公司的客户,为了中介费得到优惠,便邀请公司经理吃顿晚饭以联络感情。傍晚,俞某驾驶摩托车来到房产中介公司停车后,与王经理和工作人员郑某一同去不远的东北菜馆就餐。刚要开场,王经理又邀请另一房产中介店的方某到席,晚上9时半时,郑某因有事先行离开,余下3人继续尽兴。席散,剩下3人中方某家离酒店最远,故由他叫来出租,先将王经理送到家中。后经俞某的要求,方某也好事做到底,将其送到停摩托车的房产中介公司取车。与俞某道别后,方某再乘出租回到家中。俞某取车后,酒后驾驶摩托车欲回家中。他一路沿着龙吴路由南向北行驶,在龙吴路出喜泰支路约20米处,由于喝酒过量的原因致失去控制,竟与龙吴路宏文桥水泥护栏南端立柱猛烈相撞,车毁人亡。

  经交警认定,俞某持B2证醉酒后驾驶普通两轮摩托车,造成道路事故的发生,属违法行为,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对于责任认定书的结论,俞某的亲属都予认可。但认为当晚有3位房产中介公司朋友明知俞某驾驶摩托车仍与其共同饮酒,在俞某醉酒后也没有有效阻止其驾驶机动车,致使交通肇事,故3人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为此,将王经理、郑某和方某诉至法庭,要求共同赔偿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的30%计25万元。

  最后,法院判决方某承担5%的责任,郑某和王某无需担责。

  律师说法:

  问:为什么只判决方某承担部分责任?

  答:饮酒时,应对其他共饮者的人身健康安全负有一定的合理注意义务,共饮者之间应当相互帮助、提醒,以避免过量饮酒引起的不测。饮酒期间,郑某先行离席,王经理先行下车的事实已由相关证据证实,予以确认。两人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至于方某,他知道俞某驾驶摩托车,也知道俞某要求将其送去房产中介公司是为了取车后驾驶回家次日送货的事实。因此,尽管方某有“准备用出租送俞某回家时,俞某不愿意”的表述,但该陈述一方面尚缺乏有效的其他证据予以印证,另一方面作为共饮者在明知俞某欲酒后执意驾驶机动车时,没有采取合理适当的措施提醒,存在一定过错。但俞某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知道酒后无证驾驶机动车是违法的,即使在其醉酒的状态下也可以意识到酒后驾驶车辆肇事的风险将极大提高,然而,其在饮大量啤酒后对驾驶风险的漠视,过于自信,是导致其撞死的原因之一,应负主要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否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在概念、行为性质及处罚等方面的区别。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其情节未达刑事犯罪程度。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包括行政拘留、罚款等,而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更为严厉。同时,治安管理处罚需遵循行为与处罚法定、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

  • 消费者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性质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性质,包括保险法对其的规定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制。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约定风险排除事项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需要做出充分的提示和说明,否则条款无效。保险法解释对免责条款进行了界定,仅限于格式合同文本中。此外,还探讨了免责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 外卖员偷同行外卖,偷外卖会坐牢吗
  • 治安案件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
  • 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将面临何种处罚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