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立案要点及程序解析
时间:2024-04-05 浏览:7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诽谤罪的立案条件和程序
立案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诽谤罪的立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被害人亲自向公安机关报案;2. 行为人主观故意捏造某种事实;3. 行为人故意散布捏造事实。
立案程序
一般情况下,诽谤罪的立案由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处理。但是,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案件,检察院可以依法提起公诉。如果诽谤罪是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告诉。如果被害人提供证据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诽谤罪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1.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罪案件,即使没有被害人报案,相关机关也可以进行处理。综上所述,诽谤罪的立案条件包括被害人报案和行为人主观故意捏造或散布捏造事实。诽谤罪的法律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对于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罪案件,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告诉,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
管制在实践中死刑的执行方式
管制这一刑罚的实践应用及其执行方式。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对轻微犯罪分子进行限制自由的处罚。管制的执行需遵守刑法的多项规定,如遵守法律、服从监督等。死刑的执行方式包括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公正透明。
-
管制刑的法律特征与规定
管制刑的法律特征和规定。管制是一种不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受到公安机关的管束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剥夺政治权利期限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主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有不同的计算方式。
-
网络诽谤罪的立案程序及要点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
-
诬告诽谤罪立案标准及其适用范围
-
诽谤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
如果不是诽谤可以立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