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和解程序 > 行政诉讼和解的分析

行政诉讼和解的分析

时间:2024-02-28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1544

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概念和现状

行政诉讼和解是指在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平等、自愿协商的方式解决行政纠纷,达到终结诉讼的目的。

在我国,行政和解主要体现在撤诉案件中。尽管我国行政诉讼法禁止调解,但实际上很多行政诉讼案件都是以和解的方式结案,只是通过撤诉来掩盖和解的实质。

在国外,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有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实践。德国的行政和解是一种诉讼行为,也具有公法合同的性质。日本的行政和解在实体法上认可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我国台湾地区借鉴了德国的做法,规定了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并对瑕疵和解的救济做出了具体规定。

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行政诉讼法禁止调解,导致大量行政诉讼案件通过和解方式结案,规避了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不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其次,行政诉讼和解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各地法院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标准不一,不利于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因此,建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实现法制统一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行政诉讼和解可以促使诉讼裁判方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提高诉讼效率,解决敏感案件和群体性纠纷等问题。

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可行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律并未明确禁止行政和解,因此,行政和解制度的构建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其次,行政自由裁量权赋予了行政主体自由选择公正合理行政决定的权力。最后,行政诉讼和解符合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调动其积极性参与解决行政争议。

行政诉讼和解的适用范围和有限性

行政诉讼和解的适用范围可以通过列举的方式增强其可操作性。例如,涉及行政裁量权、行政合同、行政赔偿、行政裁决、行政征收、不服行政指导行为诉讼等案件都可以进行和解。除此之外,行政诉讼和解的适用还需要遵循自愿、平等、合法等原则。

对行政诉讼和解的监督

为了保障行政诉讼和解的公正性,需要进行监督和保障。首先,应规范行政诉讼和解的适用,通过司法解释明确行政诉讼和解的适用范围,对全国法院系统推行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进行规范。其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官评价机制,避免法官因评价机制不合理而出现强制和解的现象。最后,相关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熟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具备谈判技巧和说话交际艺术,以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行政诉讼和解在我国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是必要且可行的,有助于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司法审查,减轻法院压力,提高司法效率,同时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行政诉讼和解只能扮演次要角色,否则会影响审判功能的发挥,虚置行政诉讼的地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法律效力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 刑事案件和解的阶段

    刑事案件和解的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具体处理方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减轻刑事责任。对于不同阶段的刑事案件,如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等,都有相应的和解后的处

  •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包括双方自愿和解情况、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及赔偿情况、被害人谅解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的区别,自诉案件代理人享有更多诉讼权利,包括申请回避、和解撤诉和上诉等。

  • 刑事诉讼调解程序的明确性要求

    刑事诉讼调解程序的明确性要求,包括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案件范围、法律效力以及调解过程的规范性。调解程序需经当事人自愿申请或同意,司法机关可根据案件情况提出从宽处理建议。同时,对调解人资格、期限、次数及法律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并限制了通过调解改变罪名、犯

  •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 行政诉讼怎么要求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