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定义和影响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定义和影响

时间:2024-08-10 浏览:5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2769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定义

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被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只能独立实施与生活必需相关的行为,而不能进行其他行为。然而,对于纯粹受益、不负担义务且不损害他人的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不受限制,例如接受奖励、赠与和报酬等。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行为必须符合他们对行为的标的价值的理解,并且能够预见到行为带来的后果。因此,《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行为

除了在上述范围内独立实施的行为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他法律行为需要有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刑事民事诉讼模式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 行政复议代理人的特征及分类

    行政复议代理人的特征及分类。行政复议代理人以申请人或第三人的名义进行行政复议活动,其活动范围限于代理权限内,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前者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代理,后者是受行政复议申请人或第三人委托

  • 合伙人的继承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合伙人的继承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根据年龄和精神状态,民事行为能力人被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有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同时精神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内容。该法详细规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法律责任,并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法律保护范围广泛,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保护对象以及同居期间施暴的情况。该法于3月1日起施

  •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解释
  •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
  • 模拟拆迁的协议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