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是人民法院受理的侵权案件的一种主要类型。从司法救济的角度看,人身损害赔偿体现为一种的法律关系,即侵权损害赔偿之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了人身损害赔偿的主体为赔偿权利人和赔偿义务人,并明确了赔偿权利人和赔偿义务人的概念。
该条第二款规定的“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抚养义务的被抚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该条第三款规定的“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赔偿权利人,又称赔偿请求权人,是指基于损害事实,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受害人。
赔偿权利人包括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抚养义务的被抚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三个层次。
其中,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理论上又称为“直接受害人”;因直接受害人伤残、死亡而蒙受生活资源损失的被抚养人以及直接受害人的近亲属,则为“间接受害人”。
直接受害人的范围根据损害后果的形态划分,包括生命受侵害的人以及身体、健康受侵害之受害人等不同情形。
间接受害人是指侵害行为直接指向的对象以外因法律关系或者社会关系的媒介作用受到损害的人。
被扶养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承担扶养、抚养或赡养义务的人。被扶养人包括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人。
近亲属是指直接受害人因侵权事故死亡的情形下,作为间接受害人的近亲属,享有独立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根据司法解释,财产赔偿中的死亡赔偿金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确定。配偶、父母和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则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在同一继承顺序中,继承份额原则上应根据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确定,不适用同一顺序一般应当均等的原则。换句话说,死亡赔偿金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如果当事人未请求分割,则不予分割。如果当事人请求分割,则应在考虑家庭共同生活紧密程度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同一顺序继承人中可否单独请求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情况,予以适当平衡。
实际支出费用的近亲属享有赔偿请求权。如果是由近亲属以外的第三人支出相关费用,则按照无因管理的规定处理,第三人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精神损害抚慰金请求权的确定依据是根据《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七条的规定。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直接受害人因伤致残,间接受害人均不享有精神损害抚慰金请求权。即使直接受害人死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也不享有精神损害抚慰金请求权。
在审判实务中,未出生的胎儿因侵权行为或其他损害事故遭受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法律适用上,其是否享有赔偿请求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胎儿出生后,如果存活则视为间接受害人,如果是死胎则不存在赔偿请求权。
对于不符合合法收养要件的收养者,在人身损害赔偿中是否适格,如何界定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不符合合法收养要件的收养者不属于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的范围。另一种观点认为,不管收养是否合法,只要存在一种拟制血亲关系,就应被视为权利人。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地方曾有明确规定,认定没有其他生活来源且依靠受害人扶养或失去受害人扶养后生活水平不足以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水平的人为权利人。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仍有少部分人偷生以逃避计划生育管理和行政处罚。当出现人身损害赔偿的情形时,双方当事人对于计划外生育又没有户籍的人是否属于权利人范围存在争议。权利方认为,无论是否有准生证或户口,只要是实际受伤害前扶养的人或实际具有直系亲属关系的人,都应属于权利人范围。而义务方则认为,没有合法证据证明其属于权利人范围。在不存在实际送养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认定为权利人范围,因为他们确定具有血缘关系,并且实际扶养了这些人。
在实践中存在一种没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继父母关系,主要是由中老年人再婚而形成的。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如果不存在扶养关系,则不存在继承权问题。那么在人身损害赔偿中,是否属于权利主体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如果没有扶养关系,不应成为权利主体。这样做是为了保持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范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医生透露病人隐私将承担侵权责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非法跟踪、安装窃听设备等。文章强调应积极维护自身隐私权,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
偷拍他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相关法规,侵犯隐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文章阐述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分类,并介绍了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方式。最新资讯也强调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的重要性。
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包括隐私权与肖像权。隐私权涉及个人信息的保护,未经许可公开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肖像权则指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营利活动。偷拍行为往往同时侵犯这两种权利,导致侵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于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详细阐述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标准,包括不同类别信息的数量标准和违法所得金额的要求。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