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的一个晚上,包某作为村委会委员在村委会办公楼值班时,被入室行窃的李某打伤,被评定为十级伤残。李某虽然被抓获,但其没有赔偿能力,家人也不愿代他赔偿。由于不属于疾病范围,新农合基金不予报销,包某住院所花的1.1万元除村委会垫付3000元外均自掏腰包。包某认为自己因公致残,在向县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无果后,向县法院起诉村委会要求赔付经济损失并享受工伤待遇。
根据今年实施的新《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该条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然而,2010年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指出,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委员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村委会委员并不是从村集体领取工资或者报酬。由此可以看出,村委会委员与村委会、村集体之间既非劳动关系,又非个体雇佣关系。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下,村干部因村里公事受伤难以认定为工伤事故。
既然不能认定为工伤,而加害者又无赔偿能力,那么受害者包某的经济损失由谁来承担呢?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有关解释,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包某在夜间值班时受伤是为了保护村集体财产,因此村委会作为受益人,在侵权人无力赔偿的情况下应当给予合理补偿,其中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以及残疾赔偿金等费用。经过法院调解,村委会一次性给予包某1.5万元经济补偿。
中国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和特点。所有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伤户需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并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赔付方式独特,不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赔偿。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企业责任,有利于受害人及时获得救济,企业分散赔偿责任,促进劳资和谐。同时,工伤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赔偿权利人主要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分配原则不同于遗产分配,考虑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生活来源等因素。债权人不能要求抵债,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不能通过遗嘱处分。
法律咨询: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单位说对方全责,没有义务再给我申请工伤,无奈只能自己申请。但是申请一直没有结果,医院说按规定不能给我开假条了,但我现在还不能上班,应该怎么办呢?
上班路上遭遇交通事故的咨询问题。当对方全责且单位没有义务申请工伤时,受伤员工应自行申请工伤认定并寻求交通事故赔偿。律师建议员工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和交通事故赔偿,注意时效,并可委托律师维护权益。根据相关法律,员工可以同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