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 > 长期劳动合同辞职补偿问题解析

长期劳动合同辞职补偿问题解析

时间:2024-03-0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5202

整形美容失败纠纷如何处理

医某女青年何某,于1988年2月路过某美发公司门口,见到该公司玻璃橱窗上的“医疗美容”广告称:可为顾客去除脸上的雀斑、痣疣,并聘有专职医务人员操作,效果明显等等。何某为除去脸上雀斑,当场交付了15元治疗费,以接受治疗。操作人员用牙签蘸着约40%浓度的三氯醋酸药水,将何某脸上二十余处深浅不等的雀斑全部点除。第二天,何某感到脸上灼热,继而伤口溃疡,流出黄色分泌物,经多方奔走求医伤口虽然愈合,但留下黄豆般疤痕十余处。何某遂向某法院起诉要求美发公司赔偿。法医鉴定为:二度化学性灼伤,继发感染,容貌损害明显。以后如整容,还需费用000余元,整容后疤痕会有所减少,但不可能恢复到原来面貌。

  界某法院经过审理判决,被告退还原告治疗费15元,赔偿原告所花的医疗费用、交通费以及今 后治疗费共计4000余元,一次性给付原告精神损害赔偿费2000元。

  关于因整形美容手术造成毁容或容貌受损的事件究竟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美容损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关键在于为病人实施美容手术的主体。如果病人是去各种正式的医疗机构接受美容,发生不良后果符合医疗事故构成条件的,即应按医疗事故处理。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之有关规定,医疗机构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合格,予以登记并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等。如果病人是去一般美容院接受美容,发生下良后果则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一般的侵权案件。本案中何某去一美发公司接受美容,虽然为其实施美容手术的是“专职医务人员”,从表面上看,似乎符合医疗事故行为主体,但从实质上分析,在美发公司为病人实施美容手术的医务人员服务行为与医院已经脱离了联系,这不再是一种医务上的职务行为,医院不应为该医务人员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根据上述分析,本案属于一般侵权案件,可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之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责令美发公司赔偿原告何某的医疗费用、交通费以及今后治疗费,虽然《民法通则》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只适用于对一定范围内人格权的侵犯,但鉴于何某因美容失败容貌受损,精神上遭受巨大痛苦,因此,应给予其适当的精神损害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 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分析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

  • 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丧葬费、保险损失费等各项损失

    王华为妻子春梅购买康宁定期保险后,春梅因病去世,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王华将春梅住院治疗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故事。医院因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春梅的血液病,导致诊疗时机延误,最终春梅抢救无效死亡,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6931

  • 长期性被派遣劳动者的裁员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长期被派遣劳动者的裁员条件。在特定情况下,如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等,符合相应条件的企业可以裁减人员。裁员需遵循法定程序,包括提前通知工会或全体职工、提出裁员方案并征求意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等。在裁员时,企

  • 劳动合同
  • 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
  •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与返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