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是建筑工程的核心问题之一,可以讲没有不重工期的建筑工程,任何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前,都会对工期进行约定。但在实际施工中,导致工期拖延的情况很多,可以预见的不可预见的都有,如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大暴雨等导致工期拖欠。一旦出现拖延,就会造成损失,谈不拢时就会出现纠纷。就会要求索赔。
在建筑工程中,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拖延的,承包人是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的。但承包人要是不清楚可以要求赔偿哪些费用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少索赔、漏索赔的现象,导致自身损失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工期延误承包人可以索赔的费用
因发包人原因,如拖欠进度款、没有按时提供原材料等导致工期延误的,承包人可以要求赔偿。
根据合同法规定,因发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缓建的,发包人应当采取措施弥补或者减少损失,赔偿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通常具体而言,承包人都可以要求赔偿以下费用:
1、人工费损失。如停工、窝工的工人工资;工人低生产效率的损失;膳食补贴、工器具费用、各种管理费等相关人工费用损失。
2、材料费损失。诸如由于工期拖延,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损失等。
3、机械费损失。由于工期拖延导致相关机械停工带来的损失,转移搬运带来的损失等相关费用。
4、工地管理费。诸如由工期拖延产生的工地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5、物价上涨的差生的差价费用。诸如工人工资上涨、机械租赁费用上涨、材料费用上涨等。
这些费用有单据的凭单据索偿,无单据应依法按公平合理的方式索偿,如委托物价局鉴定价格,委托专业建筑工程律师介入协助计算索赔等。若承包人没有证据证明自身损失,或申请司法鉴定亦无法确定具体损失的,发包人可以不赔或适当赔偿少部分费用。
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多种不对等问题及其影响。包括招标文件内容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担保的不对等、合同违约条款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时间条款约定不详细、合同用语不规范或漏项以及合同计价方式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同主体责任权利关系的不平衡,影响
转包合同的法律性质与结算工程款的问题。转包合同是承包人之间签订的一种合同,实质为承包权的转让行为。文章主要讨论了转包合同无效后,涉及发包人、承包人和转承包人三方主体在工程款结算方面的关系。文章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三方权益,采取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人受伤的赔偿责任问题。工人受伤后可以向实际施工人、分包人和发包人追偿。如果实际施工人无力或拒绝赔偿,受伤的工人还可以向其他相关方追偿。赔偿责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谁有经济能力,谁就应承担赔偿责任。工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最大的赔偿金额
工程延误是由于承包人自身原因造成的,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控制工期延误,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赔偿,如停止付款、追究误期损失赔偿、终止雇佣并追究经济损失赔偿。索赔是受损方向违约方提出损害赔偿要求,而理赔是违约方受理索赔要求。常见的索赔条件包括违反合同造成时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