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被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赔偿权利人可以分为两类三种人:
直接受害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直接受害人是当然的、唯一的赔偿权利人。被扶养人和近亲属不具备赔偿权利,因此无权提出人身损害赔偿请求。
间接受害人包括法定被扶养人和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直接受害人因死亡不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此时法定被扶养人和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成为赔偿权利人。间接受害人只有在直接受害人死亡的情况下,才能充当赔偿权利人。
赔偿权利人的权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直接受害人是最常见的赔偿权利人,他们的健康权、生命权和身体权受到侵害。直接受害人即使没有死亡,但因伤情无法参加诉讼时,可以委托其近亲属或其他人代为提起诉讼,仍然是赔偿权利人。被委托的人不能成为原告,而是作为委托代理人。此外,如果直接受害人没有死亡,近亲属替其支付医疗费等费用,近亲属不能以此为由作为原告提起诉讼。近亲属支付的医疗费等费用只能由直接受害人自己以原告的身份向被告追偿。直接受害人抚养近亲属的费用是从其收入中支付的,如果因重伤或残疾导致收入减少或丧失,无法支付抚养费用,那么直接受害人作为原告可以以正常收入的损失为由向被告追偿。而因直接受害人重伤或残疾导致近亲属失去抚养费用的,根据法律规定由直接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的近亲属负责。
间接受害人指的是受到损害的抚养来源人。他们是死者生前所扶养的人,当死者因侵权行为导致死亡后,他们的抚养来源受到损害,这是一种间接的损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有权请求赔偿生活补助费。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造成身体残废的人在受伤之前所扶养的人也可以请求抚养损害赔偿,这也属于间接受害人的范畴。
死者近亲属是指在侵害生命权的情况下,直接受害者已经死亡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赔偿权利人提出赔偿请求的人。在侵权行为中,如果直接受害者的人格利益受到侵害,造成了死者人格利益的损害,作为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人的死者近亲属有权提起诉讼。在死者近亲属作为赔偿权利人中,又可以分为侵害生命权导致死亡的受害人的近亲属,以及作为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人的死者的近亲属。在实际诉讼中,如果被害人死亡后,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近亲属都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可以要求他们选择一个代表人参加诉讼,或者根据继承程序直接指定第一程序继承人参加诉讼,以提高诉讼效率。
以上是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的概念和类型的介绍。
相关推荐阅读:
医疗误诊导致的纠纷赔偿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医院需对医疗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和人身损害相关的费用。误诊属于医疗过错,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存在过错。医疗过错的衡量标准是医生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最新资讯表明,《民法典》扩大了赔
公司解雇怀孕员工的法律责任和处理方式。怀孕员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公司不得随意解雇,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并支付赔偿金。但若员工存在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对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行为,公司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公司处理怀孕员工解雇问题时需审慎处理,遵守相
一次性付赡养费协议的效力问题,以及赡养费的确定标准和支付方式。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有效,但特殊情况下对方仍有权要求继续承担赡养费责任。赡养费标准由当地经济水平、被赡养人需求和赡养人能力决定,包括基本赡养费、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供养、生
校园欺凌者的法律责任,包括侵权赔偿责任、治安处罚责任和刑事责任。校园欺凌行为可能导致他人人身损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校园欺凌者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其监护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同时,校园欺凌行为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拘留和罚款的治安处罚。此外,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