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未看好,精神病人孔某便把他人打伤并引发心脏病死亡,结果,作为其法定监护人的三兄妹被受害者家属告上法庭,以未完全尽到监护责任为由要求赔偿。日前,山东省临沭县人民法院审结该起特殊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三兄妹被判赔偿损失1万余元。
临沭县某村41岁的村民孔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其父母去世后一直随其大哥孔甲共同生活,由孔甲负责照料其生活、尽监护人的看管职责。2006年10月7日下午,孔某在大街上用木棍将本村88岁的村民连某打伤,经送医院救治后,次日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经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鉴定,认定死者存在“动脉硬化症,继发冠心病”、“急性出血性心肌梗死”等病变,结合体表检验所见的钝器致伤表现,认为连某系被钝器致伤后,由于疼痛等诱因作用下,因急性出血性心肌梗死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致急性心猝死。
事发后,经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孔某患有精神分裂症,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后果,无刑事责任能力。连某的家人将孔某的2个哥哥与1个姐姐诉至法院,认为他们作为孔某的法定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对造成连某死亡的严重后果应负民事赔偿责任,要求法院判决三被告共同赔偿死亡补偿费、丧葬费、抢救费、法医鉴定费、交通费等经济损失共计33000元。
孔甲辩称,其弟孔某因与连某发生口角,一时激愤才将连某打伤,但其伤势并不严重,在送往医院后因心肌梗塞死亡,故打伤只是连某死亡的一个很小诱因,不是致亡主因;且连某也有一定过错。故其作为监护人没有任何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孔某二哥与姐姐辩称,父母去世后其弟孔某一直随大哥孔甲共同生活,由孔甲负责照料孔某的生活、尽监护人的看管职责。他们二人不是监护人,没有任何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认为, 孔某在精神分裂症发作时,用木棍对原告亲属连某进行击打,致连某在疼痛等诱因作用下,引发急性心猝死并死亡,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三被告作为孔某的法定监护人,未能完全尽到监护责任,由此导致事故的发生,对因原告亲属连某死亡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应负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经公安部门鉴定,孔某打伤是导致连某死亡的诱发因素,孔某的打击不能致其死亡,被告应当减轻赔偿责任。
据此,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9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第130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131条“受害人对造成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判决三被告共同赔偿连某家人死亡补偿费、丧葬费、抢救费等共计12700元。
上班路上被车撞上的意外伤害是否属于保险理赔范围。根据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的约定,这种情况属于理赔范围,保险公司将根据合同约定对身故、残疾和烧烫伤进行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保险金额,具体赔偿方式包括身故赔偿、伤残赔偿和烧烫伤赔偿。
建筑工程保险的保险期限的确定方式,包括保险合同的必要内容、建筑工程意外险的基本常识等。保险期限应由投保人与保险人协商确定,并在书面保险合同中明确载明。同时,建筑工程意外险的保险期限通常为工程开工到验收合格之日,费用由施工企业承担。投保方式多样,办理时
“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刑法第18条规定,对于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应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对但该
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精神病人,其监护人均不仅仅限于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均包含有关单位作为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均可成为监护人;对于精神病人而言,精神病人住所地的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