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纠纷 > 施工纠纷 > 违法发包劳动者受伤谁担责

违法发包劳动者受伤谁担责

时间:2023-09-18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675
建筑企业得到一项建筑项目,自己企业又没有足够的消化能力,就会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其他的小企业完成,但发包的时候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属于违法发包的情况。那么,违法发包劳动者受伤谁担责?手心律师网小编带你去了解具体知识。

发包方与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发包方与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与构成劳动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形成了劳动关系,劳动者并不接受发包方的管理、指挥和监督,发包方亦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不符合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法律规定与政策规定的分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并未将发包方违法发包的情形作为劳动关系成立的要件之一。该通知规定的是劳动关系成立的情形,并不涉及发包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因此,不能以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来推断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是部门规章,属于政策性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可以参考适用,但不能直接引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2款的规定,发包方应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分析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关系的确立应以双方已订立口头或书面劳动合同为前提。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建筑施工企业、矿山企业等,劳动者由承包方直接招用,双方并不清楚对方的身份,也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合意。因此,若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则与《合同法》规定的自愿原则相违背。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以此为由要求发包方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应得到支持,存在对《合同法》的强制缔约原则的侵犯。因此,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慎重考虑。

公平性分析

具备合法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方与其招用的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关系,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是合理的。然而,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方却可以逃避法律责任,将责任转嫁给发包方,这是不公平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包括工伤赔偿、支付工资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等。若认定发包方与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关系,则发包方将全部承担用人单位责任,这明显增加了发包方的法律责任,使承包方可以逍遥法外。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分析

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管理责任和法律责任的错位可能导致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方放松管理或怠于履行责任,从而导致工伤事故和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由发包方与承包方共同承担对劳动者的损失赔偿责任。这样的连带责任不仅可以避免发包方违法发包,促使承包方提供安全生产条件并加强管理,防止工伤事故发生,还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

具体到本案,虽然二审判决确认沈某某与溧阳市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不支持沈某某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仲裁请求,但并未阻止沈某某寻求救济。沈某某受雇于沈海某,而沈海某是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承包经营者,双方之间形成了非法用工关系,这也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内的问题。因此,沈某某可以同时起诉沈海某和溧阳市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要求沈海某给予一次性赔偿,并要求溧阳市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与沈海某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变更施工许可证所需材料

    变更施工许可证所需的具体材料。针对不同变更情况,如监理单位变更、设计单位变更、工程名称变更、建筑规模变更、合同日期变更以及施工许可证遗失等,文章详细列出了建设单位在提交变更申请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书面申请、法人委托书、原施工许可证正本和副本等。文章

  • 民事纠纷解决的途径

    民事纠纷的四种解决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协商解决和调解解决注重当事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友好协商的情况;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适用于需要法院或仲裁机构介入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的情况。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

  •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 非法转包合同的效力问题

    关于非法转包合同的效力问题。法律明确规定,承包单位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或肢解后以分包名义转包。非法转包合同无效,违法转包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涉及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行为等都会受到影响。

  • 如何防范工程造价引发的欠款纠纷
  • 建筑问题责任分配及法律责任
  • 建筑设计委托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