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否可以不给员工劳动补偿,企业收取档案管理费是否合法
我爱人李女士于2000年4月被山东SL股份公司聘用,派往其分公司工作,试用期6个月,2000年10月劳动关系调入该股份公司,2006年4月,因家庭原因,个人提出请假2周,请假期满后,分公司口头通知李女士解聘,因此李女士未再继续工作。2006年10月,分公司解散,未付给李女士任何劳动补偿,并且未通知李女士解除劳动关系。2008年4月,李女士因个人需要,向SL股份公司申请解除劳动关系,调出劳动档案关系,申请给予经济补偿,SL股份公司不仅未支付李女士经济补偿,而且要向李女士收取档案管理费(从2006年4月起收费至2008年4月,每月20元钱,共计480元钱),怕耽误自己使用档案,李女士迫于无奈,只好先交费480元,将档案提出。
但是李女士查阅了《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2001年10月28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认为公司有两点违背了该条例:
1、解除劳动合同时,公司未付给本人经济补偿;
2、条例中没有规定企业收取档案管理费,并且企业事先未以任何方式通知本人要收取该费用。
李女士经分析认为公司违背了《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四条第六款及第二十五条规定: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其本人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照一个月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六) 用人单位被撤销或者解散,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除全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必须按照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因此,李女士分析认为:
1、山东SL股份公司应该退还自己档案管理费480元;
2、山东SL股份公司应该付给自己初相当于8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外,还必须按照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甲方与乙方因各种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内容。协议中明确了双方同意自某年某月某日起解除劳动关系,甲方需支付乙方工资、社保、公积金及经济补偿金等责任。协议还规定了乙方办理离职手续的时间,以及乙方放弃其他诉求的声明。最后,协议生效时间及相关法律效应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