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 >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期限:了解您的权益并保护您的权益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期限:了解您的权益并保护您的权益

时间:2024-05-02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7110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及中断、中止规定

一、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仲裁时效的中断

根据前款规定,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时,仲裁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三、仲裁时效的中止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时,仲裁时效会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四、劳动关系终止后的特殊时效规定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情况下,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相关法律知识

一、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不服仲裁裁决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反诉程序问题

在劳动争议双方都不服仲裁结果的情况下,如果双方都起诉,案件总得有原告和被告,双方的诉请也都应得到处理。然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仲裁程序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案件不能进入诉讼程序。因此,在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反诉程序时,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如果一方不服仲裁起诉后,另一方提出反诉,而反诉的请求未经过仲裁裁决,那么双方的争议就是未经仲裁就进入诉讼程序,违反了前置程序的规定。其次,如果一方不服仲裁起诉后,另一方提起的反诉内容经过了仲裁,那么劳动法规定的不服仲裁裁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就变得无意义了。综上所述,劳动争议案件中适用反诉程序会带来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性裁员条件及优先留用人员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及优先留用人员的标准。当企业面临破产等困境需裁员时,需遵循法律规定,优先留用订立较长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家庭有其他需要扶养的人员。且六个月内重新招用时,需通知被裁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但某些特

  •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包括合同签订时间、合同期限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无固定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非全日制用工需遵守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的工

  • 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天数的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 劳务合同

    劳务合同的各项条款,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务报酬、保险福利待遇、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续订等方面。劳务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合同中特别注意到了劳务关系的特点,如没有义务

  •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
  • 临时工的转正问题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