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事故赔偿 > 工伤待遇与民事赔偿的双重获得

工伤待遇与民事赔偿的双重获得

时间:2024-11-02 浏览: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7498

工伤待遇与民事赔偿可以兼得

一、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性质

工伤保险是劳动法体系下的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障遭受工作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只要存在工伤保险关系,无论工伤事故的发生原因如何,受伤职工都有权享受工伤待遇。

二、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程序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工亡待遇。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应由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享受没有任何法律障碍,且支付程序与民事赔偿不冲突。

三、现有法律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如果因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这些规定,劳动者既享有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权,又享有民事赔偿的独立请求权。

四、《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的无效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工伤保险待遇不应受到民事赔偿的限制。然而,《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工伤事故兼有民事赔偿的情况下,先按民事赔偿处理,如果赔偿金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这个规定违背了上位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应被视为无效。

五、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赔偿在名称、支付程序和计算参考数据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两者不具备扣减和补差的基础。因此,《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是错误的,违背了法理和法律规定。

六、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

《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属于地方政府规章,其效力应低于陕西省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如果不同地市按照不同的规定执行,将导致职工待遇的差异。因此,《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与上位法存在冲突,应被视为无效。

七、维护《工伤保险条例》权威

作为具有独立审判职能的人民法院,应排除地方违法规章的干扰,依法维护《工伤保险条例》的权威。法院系统应一致判决,抵制地方实施细则的错误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