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的王先生在淘宝网上购买了20个小米移动电源,却发现收到的商品是假货。他与卖家沟通后,卖家承认出售的商品是仿品。王先生申请退款,但淘宝网决定要求退款退货。
王先生对此表示,这种处理方式助长了售假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
王先生向浙江省杭州市工商局投诉,但工商局表示需要出具第三方证明,证明商品为假货才能立案。王先生联系了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希望得到他们的证明,但公司表示暂时没有开通配件的检测通道,无法提供第三方证明。
由于无法获得第三方证明,王先生表示自己陷入了维权的死胡同。他拒绝了淘宝的退款退货决定,担心无法追回货款。
根据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叶林的说法,如果商品打着小米商标却不是正品,涉嫌违反了商标法。小米公司表示,他们只在淘宝网的天猫商城开设了一家官方旗舰店,没有授权其他店家销售小米产品。
然而,王先生购买的店铺明确宣称有正品授权,这种没有合法授权的售卖行为侵犯了公司的版权和商标权。小米公司表示将联系工商局等执法机关对未获得授权但公然售假的店铺进行举报和查处。
专家建议,如果在网上购买到假货,卖家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而交易平台作为第三方如果明知店铺的欺诈行为而无作为,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建议,消费者可以先与店铺和第三方平台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凭聊天记录和发票等证据去法院起诉。
他还表示,第三方平台应该对店铺进行严格管理。如果出现假货,平台应要求店铺对消费者进行损害性赔偿,并完善相关机制,销毁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引入行政力量进行查处。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网购用户规模达3.5亿人,人均消费超过3000元。然而,有超过75%的人在网购中遇到过假货,其中有近85%的人对目前打击网络假货的力度不满意。
为了解决网购纠纷,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平台,消费者可以在该平台投诉。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侵权责任法中的免责事由的具体内容,包括被侵权人过错、受害人故意、损害由第三人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免责事由的分类,包括一般免责事由和特别免责事由,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对损害发生的作用和责任大小不同。具体能否适用免责事由需要根据具体案件和法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范移动、固定电话机消费者投诉处理办法。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消费者因三包问题与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发生的争议。投诉处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规定了投诉的受理、管理、组织及分支机构设立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的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判决,若经营者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商品符合法律要求,一般会裁定经营者败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经营者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同时,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举报,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