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是一种劳动争议案件,但通常情况下,应先确认工伤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再进行仲裁。这是因为伤残等级是计算赔偿费用的主要依据。
1.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日内,如果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应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如果劳动仲裁委员会不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的5日内,应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相当于10天内通知用人单位)。
3. 被申请人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的10日内,应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一般用人单位会拖到最后)。
4.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答辩书后的5日内,应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5. 仲裁庭应在开庭前的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日期和地点。
6. 仲裁庭应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劳动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长期限,但不得超过15日。
1. 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两份给仲裁委员会,申请人留存一份。
2. 身份证明:劳动者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
3. 劳动关系证明:包括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4. 被申请人身份证明: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仲裁委员会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相关材料。
5. 送达地址确认书: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写明自己接收仲裁文书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根据法律规定,工伤待遇赔偿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通常情况下应先确认为工伤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再进行仲裁。以上是关于工伤赔偿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相关知识。如有任何不了解或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的律师。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赔偿审核的期限及相关程序。工伤认定申请后劳动部门将在15日内审核材料,60日内作出决定。劳动能力鉴定需在治疗伤情稳定后进行,大约需要六个月左右时间。工伤赔偿审核期限大约一个月左右。若发生争议,处理时间可能延长数年甚至数十年
工伤赔偿的法定程序及时间。从申请工伤认定到获得赔偿一般需要一年左右,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赔偿三个主要步骤。如果发生争议,可能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时间会更长。工伤治疗期间,劳动者应按程序及时咨询和申请,有助于更快获得赔偿。同时,文章还介绍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包括病假、年休假及相关福利待遇。不同工作年限的公务员享受不同天数的年休假,假期需在同一年内使用,可集中或分段安排。公务员在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也有明确规定,病休期间超过六个月的时间不计入连续工龄。不享受年休假待遇的情况包括考核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