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周某在平阴县沿220国道骑摩托车时与张某驾驶的三轮车发生碰撞,导致周某受伤。根据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周某将肇事方告上法院,要求赔偿8000余元。然而,法院判决仅赔偿4000余元。近日,二审法院以交通事故调解协议并非赔偿依据为由,维持了原判。
当天,周某骑摩托车由西向东行驶,与张某驾驶的三轮车发生意外碰撞。周某因伤势严重被送往医院治疗,诊断结果显示为左股骨骨干粉碎性骨折,住院期间花费了8800余元医疗费。交警部门调查后认定,张某为事故的主要责任方,而周某为次要责任方。双方经过交警部门的调解,张某同意一次性赔偿周某10900元。然而,张某只支付了2500元后拒绝支付剩余的8000余元。
法院经过审理后重新计算了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和交通费等费用,最终判决张某一次性赔偿周某4140元。然而,周某对此判决不服,认为原审法院适用法律不当,交警部门的调解协议应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周某向济南中院提出上诉。
济南中院审理认为,交通事故调解协议只有在双方都按照协议履行时才具有法律效力。由于张某未能按调解协议支付剩余赔偿金,该协议被视为调解不成立,仅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因此,法院驳回了周某的上诉,维持了一审判决。
劳动者骨折并不一定能被认定为工伤十级。要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需要因工伤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一旦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劳动者还需要申请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是否鉴定为十级伤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以下情况
根据协议内容,甲方与乙方自特定日期开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乙方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甲方积极采取医疗措施并承担了相关费用。乙方工伤医疗期满后被鉴定为九级伤残,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甲方同意。双方就乙方工伤伤残的赔偿达成一致,甲方支付了一次性伤残
工伤致死保险赔偿协议书是为了解决工伤事故导致员工死亡后的赔偿事宜而达成的协议。协议中包括双方的身份信息、工伤事故的确认、劳动者的供养亲属、乙方的陈述和保证、赔偿项目
本文介绍了三个与工伤赔偿相关的协议模板。第一个模板是一份简单工伤赔偿协议书,详细列出了甲方给付乙方的各项费用和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内容。第二个模板讲述了一个案例,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