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纠纷 > 工程款纠纷 > 欠小贷公司钱如何躲债

欠小贷公司钱如何躲债

时间:2024-03-27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849
由于银行贷款对借款人要求的比较多,现在很多人都通过小贷公司套取大量资金周转,有的人拿到的贷款利息是比较高的,后期由于资金投入后没有产出,且物能力偿还欠款。那么欠小贷公司钱如何躲债?下面大家一起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怎么看这件事的吧。

欠贷款公司的钱不还,可以躲债吗

不可以,如果欠小贷公司的钱逾期不还的话后果还是挺严重的,同时借款方会面临催收和信用受损,甚至严重者被起诉的风险。

1、遭遇罚息和违约金

贷款不还,首先遭遇到的就是高额罚息,一些金融机构在罚息的基础上,还需要你支付一笔违约金,这些费用加起来,可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如果不想自己深陷贷款泥潭,无法自拔,还是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

2、信用受损

借了网贷平台的钱,逾期不还,你的信用报告就会留上污点,以后再想申请信用卡、申请贷款,就是难上加难。因为蝇头小利,错失自己的信用财富,其实非常得不偿失。有些人说,我拿的网贷的贷款,这些不会计入央行征信。且不说,现在网贷与央行的互联互通更加紧密,就是在网贷圈子里,也有一套共享的“黑名单”体系,一家不还,别家的贷款也会很难审批。

3、被各种手段催收

无论是银行还是网贷,都有自己的催收体系。初级的会给你发短信、打电话催缴,程度严重一些的,甚至会有催收人员24小时贴身紧逼,严重扰乱你的工作、生活,一般人可受不了这种“精神压迫”。

4、被起诉,资产可能被查封

也许你“抗压”能力强,觉得以上所说的后果都是毛毛雨,那金融机构也不会跟你客气,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他们也只能拿出“法院”这个秘密武器,用法律武装自己了。一旦法庭宣判完毕,你就算一百个不情愿,也必须得执行“还款裁决”,否则,法院就会依法查封你名下房产,以拍卖所得,偿还欠款。

5、情节严重要坐牢

一般来说,借钱不还这类事件都属于民事纠纷,不会上升上刑事层面。但如果借款人拒不执行,坚决要当老赖,宁可跑路也不还钱,情节非常恶劣的,法院还会追究借款人的刑事责任,过份严重就会坐牢。

骗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构成什么罪

1. 贷款诈骗罪:

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罪属于金融犯罪的一种。

2. 骗取贷款罪:

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法定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防范工程款纠纷

    如何防范工程款纠纷。首先,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并对其进行资信能力考察。其次,审查建设手续以避免陷入困境。此外,请专业人员审核合同以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严密性。最后,完善施工手续以避免证据不足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工程款纠纷的发生。

  • 缺少证据的工程款纠纷如何维权

    解决工程款纠纷的几种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约定工程款的支付期限、逾期利息及调价方法,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等,并合理利用逾期认可条款保护承包人利益。其次,要重视签证管理,遇到图纸延误等问题要及时沟通并达成共识。再次,在诉讼时效内依法维权,可以利用合同法第2

  • 准确选择被告

    提起诉讼时如何选择被告,重点是被告的支付能力。同时,文章强调了充分准备证据资料的重要性,以应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周期长、投资大及专业性强等特点带来的诉讼难度。此外,提出了准确合理的诉讼请求,包括拖欠承包工程款的优先受偿权,并指出在诉讼中应争取包括违约金

  • 工程欠款产生原因分析

    工程欠款产生的多种原因。首先,由于承、发包双方信息不对称,承包人在交易初期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正确选择交易对象和了解真实情况。其次,工程款的拖欠往往源于双方对工程款数额的争议,解决质量、工期等争议是解决工程欠款问题的前提。此外,缺乏有效的清欠手段和国家

  • 法律咨询:进入施工现场人员配戴好安全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 拖欠工程款的起诉费由谁支付
  • 发包方与承包方建设工程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