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工资是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给予的经济补偿。以下是员工工龄工资的设定标准:
1.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50元整。
2.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两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整。
3.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三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50元整。
4.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四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80元整。
5. 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累计十年封顶。
6. 员工连续请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工龄按新员工待遇执行并重新计算工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
7. 员工辞职后又复职,原工龄取消,按照新入职时间重新计算工龄。
8. 试用期间不计算工龄。
企业执行工龄工资的政策各不相同。少数企业认为工龄工资所占比例小、意义不大,因此不设置这项政策;多数企业的工龄工资政策呈线型,即确定X元/年的标准,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为工作年限乘以分配标准;有的企业还规定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起计发。
然而,线型工龄工资政策存在一些弊端:
1. 没有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以前的企业多为国营性质,人才流动率低。即使流动,也多在国企之间,因此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意义不大。然而,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流动频率也增加,而工龄工资的分配应以企业工龄为主,参照社会工龄的分配方式不尽合理。
2. 没有根据员工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员工到新的企业工作时,其贡献由零开始。随着对企业情况的熟悉和各项业务的逐渐精通,贡献不断增大,并在一定时候达到巅峰。然而,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创造力、能动性等会有所削弱,加之个人工资的总额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相对逐渐减少。因此,企业按同一标准分配工龄工资不尽公平。
3. 在标准不高的情况下,无法拉开工龄工资的差距。许多企业工龄工资的标准较低。有的参照国家机关,标准仅为1元/年。按此标准计算,一个在企业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员工与新员工工龄工资总额仅相差二三十元,工龄工资好似一项摆设,其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制定抛物线工龄工资政策更为合理。
总之,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和政策的制定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事工人工作,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关于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定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的界定、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以及情节轻微的处理。文章旨在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
工龄工资是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劳动贡献给予的经济补偿。工龄工资的计算标准如下:员工连续工作满一年,每月工龄工资为50元;满两年为100元;满三年为150元;满四年为180元;之后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增加30元,累计十年封顶。员工请假超过15天
工龄是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工资计算标准如下: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50元,满两年为100元,满三年为150元,满四年为180元,以此类推,每增加一年增加30元,累计十年封顶。连续请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