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纠纷 > 工程款纠纷 > 拖欠工程款的房子能买吗

拖欠工程款的房子能买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954
近年来,购房的热潮始终没有褪去,反而加深了中国人对买房的执着。正是因为这份执着,也导致了一些最近炙手可热的问题。工程款的房子便是一个大麻烦。许多人并不知道得非常细致,只要是好地段,好价格的房子,他们便趋之若鹜。但他们却忽略了着其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失格。比如,他们并不知晓拖欠工程款的房子是否能进行销售呢?它能办理一系列的合法证件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概念

拖欠工程款是指在建设工程中,发包方不按合同或结算报告支付工程款,导致拖欠承包方工程,而承包方又拖欠分包商等一系债务。

拖欠工程款的房子无法进行销售

同时,市建委还将严查拖欠工程款,开发商在工程竣工后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的,将无法进行房屋销售。

依据市建委即将颁布的《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价款支付监督管理的若干规定》,今后,工程竣工后开发商如不按合同支付款的,将不被进行竣工验收、不办理验收备案,房管部门不办理权属登记;房地产开发公司违约欠款的,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低或注销。

形成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带资、垫资承包的现象,导致拖欠工程款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全国拖欠工程款近35亿元,而1995年则猛蹿至600亿元,截至1998年底,更是达到了3570亿元,而且现在仍在不断增长。据调查,目前施工企业被拖欠的工程款已占同期完成施工产值的38.5%。其中,拖欠1年以内的占拖欠总额的45.2%,1年至2年的占24.3%,2年至3年的占18.9%,3年以上的占11.6%。拖欠项目中既有政府项目、国有企业项目,也有民间项目、引进外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的项目一般占同期在建和竣工项目总数的50%以上,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大型、特大型项目拖欠尤为突出。

社会危害

第一,影响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本来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微利企业,在没有改革以前,我国建筑企业的法定利润只有2.5%到3%左右,进入市场后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竞相压价,本已是步履为艰,加上拖欠工程款,更是苦不堪言;

第二,影响整个建筑市场不能正常运行;第三,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留下了隐患

由于资金上的拮据,一些施工企业不得不在材料、工艺上下功夫,甚至建筑工人的一些必备安全措施也得不到保证;第四是影响社会的稳定。造成工程款被拖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的是政府投资的项目。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搞形象工程,没有钱硬上马,叫施工企业带资、垫资,但却无力归还。据前不久对7个城市和12家大中型建筑企业拖欠工程款的情况统计显示,截至2001年底,7个城市拖欠工程款达471.724亿元,其中政府工程拖欠工程款占13.36%;12家大中型建筑企业被拖欠工程款97.91亿元,其中政府工程拖欠工程款占47.78%。第二种情况是盲目上马,决策失误。投资方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失误,资金不能回笼,造成拖欠。第三种是不按基建程序办事,搞“三边”工程,导致拖欠。第四种就是恶意拖欠。此外,也有少数是施工企业因合同不清及质量和工期上有纠纷造成拖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防范工程款纠纷

    如何防范工程款纠纷。首先,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并对其进行资信能力考察。其次,审查建设手续以避免陷入困境。此外,请专业人员审核合同以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严密性。最后,完善施工手续以避免证据不足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工程款纠纷的发生。

  • 乡政府拖欠工程款的法律解决途径

    乡政府拖欠工程款的法律解决途径。施工方可以与乡政府协商解决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承包人可请求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形包括未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等。合同争议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解决。工程欠款的利息追讨应按合同约定或按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 缺少证据的工程款纠纷如何维权

    解决工程款纠纷的几种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约定工程款的支付期限、逾期利息及调价方法,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等,并合理利用逾期认可条款保护承包人利益。其次,要重视签证管理,遇到图纸延误等问题要及时沟通并达成共识。再次,在诉讼时效内依法维权,可以利用合同法第2

  • 合同终止及索赔方式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合同终止及索赔方式。合同终止的情况包括发包人原因引起的合同终止,如拖欠进度款等。承包人在合同终止后有索赔权利,可索赔已完工程价款、退场费用等,并有权要求赔偿预期可得利益的损失。若合同未采用示范文本,承包人可依据相

  • 法律咨询:进入施工现场人员配戴好安全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 发包方与承包方建设工程合同
  • 施工合同纠纷诉讼以什么为履行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