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纠纷 > 工程款纠纷 > 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的行政和经济措施是什么

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的行政和经济措施是什么

时间:2024-11-1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006
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的对策

行政措施

资金审查

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建设单位上报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投资能力的审查,严格执行先落实资金,后上项目的原则,严格审查上报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资金不落实不审批,对抽逃资金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审批后增加概算扩大工程规模的责令补充资金或停止扩大规模。因主管部门审查不详,导致不良后果的,也要追究主管部门和主办人员的行政责任。

项目审批

据报道,1998年在国家财政部门审核的23320个投资项目,审核投资资金额为759亿元,核减不合理支出88亿元,审减率为11%。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单位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定要严格遵守审批、审核程序,并委托在关咨询公司进行评估、审计,然后按行政程序审批,重大项目还可聘请国内外专家咨询。从而,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及其他问题。

市场整顿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经济秩序是建筑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各级计划、和建设部门都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并把清欠工程款当作一项任务来抓。

经济措施

工程担保

所谓工程担保,是指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由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以及承担担保的第三方签订合同,以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的方式。工程担保主要有投标担保、改造担保、付款担保及分包担保。付款担保是指建设单位和承担担保的第三方与承包单位签订担保合同,保证建设单位按时支付工程款的一种担保方式。承包单位有权要求住所合同向第三方提供承保建设单位未支付的款项,以保障自己债权的实现。这样,既能督促建设单位按时足额的支付工程款,又能保障承包单位的利益。

结算中心

所谓工程结算中心,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出面组织的工程结算交易系统,作为中介机构直接办理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工程款的结算和拨付。建设单位先将建设项目的资金分项存入结算中心,由结算中心根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验收计价等合法手续直接将工程款拨付给施工单位,这样既可以直接办理工程款拨付,还可以监控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减少拖欠。

信用风险管理

2000年,美国管理协会的专家们在分析我国企业管理状况时指出:中国企业在管理上普遍存在两个半缺陷;一是工程造价管理,大多数企业不懂得如何正确计算工程造价;一个是信用风险管理,目前还几乎是一个空白。剩下的半个是人力资源管理,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人事管理,离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一分析是否科学还待研究,但缺少信用风险管理却是不争的事实。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怎样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呢①加强客户资金管理,投标前对建设单位进行严格的资产调查和信用评估,制定相应的避险策略;②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把分散的客户信息加以收集、整顿;③充分利用银行企业信用评估机构的各种数据,掌握客户的资信情况;④制定相应的避险对策,以便一旦发生拖欠,及时处理。

招标投标管理

《招标投标法》实施后,有力地推动了招投标事业的发展,各类公共工程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已普遍推行招标投标制度,勘察、设计、监理招标开始起步。但是,招标人搞假招标和规避招标,投标人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部标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政府监督的力度,建立招标投标监督机制,积极推行项目总承包和BOT模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工程转包纠纷问题的咨询

    工程转包纠纷问题的法律咨询。甲方作为建筑公司承包人,拖欠乙方工资引发纠纷。法院传票来时,甲方需仔细阅读传票内容并准备证据,可委托律师出庭应诉。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发包承包需订立书面合同,双方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禁止收受贿赂和不正

  • 如何防范工程款纠纷

    如何防范工程款纠纷。首先,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并对其进行资信能力考察。其次,审查建设手续以避免陷入困境。此外,请专业人员审核合同以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严密性。最后,完善施工手续以避免证据不足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工程款纠纷的发生。

  • 缺少证据的工程款纠纷如何维权

    解决工程款纠纷的几种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约定工程款的支付期限、逾期利息及调价方法,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等,并合理利用逾期认可条款保护承包人利益。其次,要重视签证管理,遇到图纸延误等问题要及时沟通并达成共识。再次,在诉讼时效内依法维权,可以利用合同法第2

  • 法律咨询:进入施工现场人员配戴好安全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关于施工现场人员配戴好安全帽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有权要求进入人员佩戴安全帽并服从管理。建筑法还强调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工程安全性能,包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采取安全防护

  • 发包方与承包方建设工程合同
  • 无合同拖欠包工头工程款纠纷的法律处理方式
  • 包工头找不到拖欠工资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