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安全保障责任 > 业主电梯惊魂物业得担责任

业主电梯惊魂物业得担责任

时间:2024-04-18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0203

  18岁的赵小姐7月15日就经历了这样一次突坠,导致她脑震荡、脊髓震荡。

  面对此事,小区物业公司称出事的是日立电梯,还在3年的免费保修期内,每次出了事故,物业都叫电梯公司来检查,但检查之后都说设备运行正常。

  目前,出故障的电梯已经暂停使用。

  电梯公司工程总监张先生称,东莞市质监部门会出具一份检查报告,等到有了报告,才好讲问题。

  法律看点

  1. 小区电梯出故障,物业是否承担责任?

  2. 电梯故障给业主带来损失,生产厂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3. 业主维权如何追讨损失?

  律师解读

  电梯出现故障 物业应该担责

  北京中关律师事务所王英军律师认为,电梯出现故障,若非不可抗力造成,物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物权法》规定,小区内电梯属于公共设施,为业主所共有。而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业主与物业之间签有物业服务合同,物业对电梯有维护其正常运行的义务,而业主缴纳的专项维修基金更是用于公共设施(包括电梯)的维护。

  因此,因为电梯故障给业主造成损失的,物业有赔偿业主损失的义务。业主可以基于合同约定要求物业承担违约责任。

  北京市海铭律师事务所李超峰律师同样认为,电梯等小区的共用设施由小区物业负责管理。本案中,物业公司没有尽到管理责任,有过错,应承担赔偿责任。

  再者,《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若有质量问题 厂家应该赔偿

  王英军说,电梯出故障,生产厂家是否要承担责任,要看电梯事故产生的原因。如果屡次坠落是电梯本身质量造成,或者维修存在问题,则厂家有赔偿的责任。

  在本案中,电梯突然坠落到底是什么原因、电梯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要看质监部门的鉴定报告。如果鉴定报告说明电梯有质量问题,则厂家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李超峰律师认为,电梯还在质量保质期内多次发生坠落事故,电梯生产厂家应当承担因电梯质量问题导致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业主追讨损失 分情况定被告

  王英军说,业主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最大限度维护自己权益。

  第一种情况,如果电梯质量没有问题,电梯公司维修也不存在问题,则业主应要求物业承担法律责任。

  业主可以以物业违反物业合同约定为由要求物业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以人身遭受损害为由要求物业承担侵权责任,二者选择其一。后者可以在实际损失之外,根据具体情况,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二种情况,如果电梯质量存在问题(拿到质监部门的报告),或者电梯公司维修存在问题,物业也未尽应尽的管理职责,则可以要求物业和电梯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也可以只选择物业或者电梯厂家作为被告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制定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制定,包括制定依据、业主大会的宗旨、组成、活动范围、议事内容以及召集主体等方面。该规则旨在保障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规范设立和运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和物业的安全使用。业主大会及其业主委员会应根据有关规定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相关部

  • 购销合同

    关于购销合同的内容,具体涉及甲乙双方就桶装水的购销事项达成的约定。合同中明确了产品的规格、价格、质量、订货与送货、产品的验收、结算方式以及空桶的回收等内容。甲方保证产品质量,乙方负责按时送水并验收。结算方式为月结,每月需结清上月水款。此外,还涉及空桶

  • 购房合同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购房合同中常见的六个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包括售房者五证不全、公摊面积不明确、书面通知不清晰、所售房屋已抵押、物业管理公约不签订以及各方责任范围不清等问题。购房者应在签订合同时仔细核查证件、明确公摊面积和处理方法、约定书面通知形式、核实房屋抵押情况并签订

  • 商场顾客摔伤责任划分

    商场中顾客因地面积水摔倒受伤的责任划分问题。商场作为经营者对顾客负有保障义务,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顾客免于危险。如果商场未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导致顾客受伤,商场应承担赔偿责任。顾客有权要求商场赔偿相应损失,包括医药费、误工费、残疾赔偿

  • 委托合同
  • 一、房产管理部门如何核查婚姻状况
  • 物业对违建的权利及法律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