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八百零三条的规定,如果发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资料,承包人有权要求顺延工程日期,并且可以请求赔偿因此造成的停工、窝工等损失。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提起诉讼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包括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这意味着在施工索赔中,承包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以支持他们的索赔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四条的规定,如果由于发包人的原因导致工程中途停建或缓建,发包人有责任采取措施来弥补或减少因此产生的损失,并赔偿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实际费用。
这意味着承包人有权要求发包人承担由于工程中途停建或缓建所带来的损失,并要求发包人采取补救措施来减少这些损失。同时,承包人还有权要求发包人赔偿由于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原因造成的实际费用。
根据以上法律依据,承包人在发包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必要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民法典》第八百零三条的规定要求顺延工程日期,并向发包人索赔停工、窝工等损失。
此外,如果由于发包人的原因导致工程中途停建或缓建,承包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四条的规定,要求发包人采取措施弥补或减少损失,并赔偿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实际费用。
因此,在施工索赔过程中,承包人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准备充足的证据和理由,以便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要求。
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多种不对等问题及其影响。包括招标文件内容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担保的不对等、合同违约条款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时间条款约定不详细、合同用语不规范或漏项以及合同计价方式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同主体责任权利关系的不平衡,影响
转包合同的法律性质与结算工程款的问题。转包合同是承包人之间签订的一种合同,实质为承包权的转让行为。文章主要讨论了转包合同无效后,涉及发包人、承包人和转承包人三方主体在工程款结算方面的关系。文章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三方权益,采取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人受伤的赔偿责任问题。工人受伤后可以向实际施工人、分包人和发包人追偿。如果实际施工人无力或拒绝赔偿,受伤的工人还可以向其他相关方追偿。赔偿责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谁有经济能力,谁就应承担赔偿责任。工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最大的赔偿金额
法人和监理在风险承担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法人需承担民事责任、刑事法律和行政违法责任,而监理方的责任则主要依据合同约定。在建设工程中,发包人应与监理人员签订委托监理合同。文章还涉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偷工减料如何处罚以及工程监理合同是否需要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