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损害环境 追责赔偿

损害环境 追责赔偿

时间:2024-01-0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0942

  昨日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首次提出探索建立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制度,以规避当前环保执法中“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矛盾。

  该条例提高了污染防治的针对性,创新性地设立了污水入网预处理制度,要求排污单位排放的含有有毒污染物的污水等需经过预处理方可排入污水管网,并对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污水预处理提出具体要求。《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监测排入污水管网的污水,发现超标排入的,可按照合同约定关闭该单位排污接管装置以拒绝接纳,并报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排污单位应当规范排污口的设置,无单位认领的排污口予以封堵。第三十七条规定,关闭、拆除风景名胜区内水体和城市内河现有的排污口,石臼湖、固城湖等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该条例还对违规行为设定了较为严厉的行政处罚,如向水体排放危险废物和有害废物的,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探索建立环境损害赔偿的责任追究制度,第七十六条规定,环保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对严重损害水环境的行为,可以责令责任人赔偿损失,有关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水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环保部门应依法提供支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侵权的时效期问题

    环境侵权中的时效期问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三年时效期,但这一规定不利于受害者,因为环境污染损害具有间接性、潜伏性等特点,导致受害者难以知道自己受到了损害。此外,二十年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限也存在法律上的不协调和不够长的问题。因此,需

  • 生态环境诉讼中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处理方式

    生态环境诉讼中针对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处理方式。当两者涉及同一损害行为时,法院将受理并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在处理过程中,如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先于民事公益诉讼完成,未涵盖的诉讼请求会在之后作出裁判。企业偷排污水的行为将承担民事、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旨在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责任主体等,建立相应的管理和技术体系,鼓励创新并依法推进改革。方案适用于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的损害,明确了赔偿磋商和赔偿诉讼的程序,并强调公众

  • 环境保护ABC:法律视角下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环境保护的法律视角问题。文章介绍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包括核心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从法律责任的角度分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并强调了国际合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结论指出,法律在环境保护中起重要作用,但仍需持续努力和改进。

  •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 政府支持垃圾分类的法律措施
  • 周末施工噪音扰民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