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因残疾而影响生活能力和经济收入能力,需要获得生活补助的费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残疾赔偿金应由事故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
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对于多等级伤残如何计算残疾赔偿金,应按照2002年公安部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C = Ct ×C1×(Ih+ Ia,i)(Ia.i≤10%,i=1,2,3,……n,多处伤残)
其中:
C为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
Ct为伤残赔偿总额;
C1为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取值范围为0到1;
Ih为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中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以百分比表示;
Ia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取值范围为0到10%。
简单来说,实际赔偿额等于伤残赔偿总额乘以赔偿责任系数再乘以各处伤残赔偿指数和附加指数之和。
在确定残疾赔偿金的范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残疾赔偿金的赔偿依据是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者伤残等级。这需要通过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评定。如果伤残等级较轻但对受害人的职业造成妨害,严重影响受害人的就业收入,可以适当提高残疾赔偿金的数额。另外,如果受伤人员因伤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可以对残疾赔偿金进行相应调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事故发生地、受害人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如果是在城镇生活多年的农村居民且在城镇有收入的,被扶养人生活费应按照其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另外,如果受伤人员能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残疾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以上是关于残疾赔偿金的相关内容。请注意,本意见适用于尚未终审的案件,已终审或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意见。如果您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交通事故责任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相关赔偿项目。如果事故导致受害人伤残,责任方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抚慰金等费用。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责任方应当赔偿包括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丧葬费在内的合理费用。
伤残军人抚恤金标准的发布和最新调整。具体包括了调整抚恤金标准的相关内容、范围和提标幅度等详细信息,也包括了相关法律规定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的调整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这是第22次提高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标准等,体现了国家对伤残军人的重视和关怀。
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导致死亡的情形能否被视为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如果有人在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其应被视为工伤。
伤残鉴定的概念、范围及赔偿标准。伤残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他级别伤残赔偿标准也有相应计算方法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