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确认,对于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需要生活护理的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基金将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的支付标准根据工伤职工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相应的支付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和30%。
对于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其保留劳动关系但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支付: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伤残津贴的支付: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具体标准如下:
如果伤残津贴的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退休后的待遇: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效力问题。由于包工头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劳动者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可能无效。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强调了在建筑行业中确定劳动关系的责任,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同时,农民工需要注意保存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流程及所需手续。变更投保人需经过原、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文件。对于因原投保人身故等原因变更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等文件。更正信息时需投保人本人签字。涉及投保人保障责任的险种变更时需填写健康告知书。部分信息变更可通过
农民工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包括通过协商、咨询热线电话、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寻求工会帮助、向政府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和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对于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的农民工,还可以申请免费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