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隐名股东 > 揭秘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定方法

揭秘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定方法

时间:2024-01-04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3802

隐名股东:法律概念及法律关系

隐名股东并非法律概念,我国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均未对隐名股东进行定义。隐名股东是学界对以他人名义登记但实际出资的人的通俗称谓。在司法实践中,一些省市法院也采用了这一称谓。

隐名股东与实际出资人的关系

在实践中,有限责任公司出现了在股东名册及工商档案上登记的“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实际出资人并非公司名义上的股东,但根据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实际出资人享有股东权益和利益。这种情况下,实际出资人被称为隐名股东。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

1. 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订立合同,约定实际出资和投资权益归属。如无合同法规定的争议,法院应认定该合同有效。

2. 实际出资人以履行出资义务为由主张权益,名义股东以股东名册和公司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益,法院不予支持。

3. 实际出资人未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记载于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法院不予支持。

隐名股东确认股东资格的诉讼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隐名股东可以主张股东权益。但在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记载于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时,必须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

隐名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的资格

隐名股东在法律上不被确认为股东,因此不具备行使股东知情权的资格。

隐名股东变更股东是否需要缴纳所得税

隐名股东恢复实名登记应被视为股权转让行为,根据税收法律和法规的相关规定,如果转让人为自然人,则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转让人为法人,则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隐名股东是否可以退股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36条的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抽逃出资,不能以任何理由变相撤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隐名股东协议的无效情形

    隐名股东协议的各种无效情形。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间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对外公示方面,隐名股东要变更股东身份并对外公示,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合同效力方面,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间的

  • 隐名股东的退出方式

    隐名股东的退出方式及其定义、特征,以及与显名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差异。隐名股东可通过老股转让或并购方式退出投资。隐名股东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隐名股东需合理运用法律规定解决投资问题以保障自身权益。

  • 对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

    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问题。对于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间的股权行使和利润分配,应依据双方约定及真实意思表示处理纠纷。在显名股东无权处分股权时,第三人若善意取得股权,实际出资人不能主张处分行为无效。但如第三人明知显名股东非真实股权人,实际出资人可主张处分行为无

  • 隐名股东是否有权撤资

    隐名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权益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合同有效,实际出资人可以主张权益。但要求变更股东需得到其他股东同意。法院不会支持隐名股东直接要求确认股东资格,但可提起诉讼要求确认。

  • 隐形股东是什么意思
  • 代持股协议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 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