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李女士在城北某楼盘特别青睐一套房子,她匆忙与开发商签定了合同并交付了1万元定金。然而,几天后她发现该楼盘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并要求退还定金。开发商拒绝了她的要求,导致李女士将开发商告上法庭。经过法院调解,开发商退还了李女士1万元定金。
唐先生于2006年5月2日看中了青城山某楼盘一套39.02平方米的小户型别墅,价格为174982元/套。他询问具体单价时,售楼小姐解释了开发商可以帮助业主隔为2层,面积可以增加一倍,并表示整个项目一楼只有这一套房源。唐先生表示了购买意向,并交付了10000元定金。然而,当他回到成都后要求看正式合同时,发现合同在成都售楼部,不在青城山。他看到的合同表明隔层没有产权证,唐先生认为开发商设下霸王合同骗自己,并要求退还定金。但开发商表示,认购书上已经明确表示定金不能退。
这两个案例涉及到霸王条款和定金的返还纠纷。虽然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但它们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涵义和法律责任。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义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义务,应该双倍返还定金。
在案例一中,李女士与开发商签定合同时交付了1万元定金。根据规定,开发商在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签定合同并收取定金,属于开发商不履行义务的违约行为。因此,开发商应该双倍返还李女士定金。如果双方坚持依法解决纠纷,开发商应返还李女士2万元定金。
在案例二中,唐先生无法证明开发商有欺骗行为或签订霸王合同的证据。然而,从认购书上可以看出,虽然第2条A项明确表示定金不能退还,但第3条又表明10天内不来签合同者视为违约,定金不退。根据法律,第3条已经表明认购书只是预购定金,在期限内到达的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还定金,无论是否谈成交易。
本文详细探讨了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的流程,包括认购、交付定金、签订网签合同及交付首付款等步骤。同时,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需注意核实开发商的证件、约定建筑面积、关注房屋质量、明确交房和产权过户时间等问题。此外,双方还需明确违约责任,签订补充协议并明确装修标
合同中的定金比例问题。定金作为担保方式,其比例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合同中如约定超过此比例,则超过部分不能起到担保作用。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如果一方不履约,可能需要双倍返还定金。同时,守约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但不能两者都
房屋买卖合同中的装修款补偿是否合理的问题,并介绍了合同有效的条件和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商品房买卖中何时可以要求退一赔一的情况,包括出卖人隐瞒房屋事实等情形。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建议购房者及时委托专业律师处理。
成约定金是否适用定金罚则的问题。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成约定金不适用定金罚则,当事人未交纳定金但主合同已履行或履行主要部分时,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或生效。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成立的作用,包括解决合同是否存在、认定合同效力以及区分合同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