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根据逃避缴纳税款的数额和占应纳税额的比例,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
如果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的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而如果逃避缴纳税款的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如果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且数额较大,也将根据前述规定进行处罚。
如果纳税人多次实施逃税行为且未经处理,根据累计数额进行计算,以确定刑事责任的程度。
对于有逃税行为的纳税人,如果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已受到行政处罚,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纳税人除外。
海关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部门及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海关人员需依法履行职责,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包括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申请人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海关,因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权益而引起,复议机关是上一级海关。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向海关申报的时间要求及相关流程。收货人应在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十四日内向海关申报,否则需缴纳滞报金。海关报关流程包括填写报关单、预录入数据、查询报关单状态、准备其他单证、递单等步骤。如货物需要查验,报关员需陪同海关关员一同查货。整个
海关是否具有独立的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各级海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向海关总署负责。海关的隶属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同时,海关强制权包括扣留权、提取货物变卖权、强制扣缴关税权等。
中国海关的定义、职能和权力。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负责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等,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并查缉走私。其权力包括检查权、查阅复制权、查问权、查验权、查询权、稽查权、扣留权和连续追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