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是指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作出的行政责任承担;而刑事处罚是对触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作出的处罚。
行政处罚的依据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合法的规章;而刑事处罚的依据只能是法律,即刑法典。
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实施,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而刑事处罚由法院实施,属于国家的司法权范畴。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在刑事处罚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对其承担的刑事责任影响很大,是判断罪与非罪的重要因素。而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相对不那么重要,只要主观上有过错,即有故意或过失,并实施了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就可以对其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注重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处罚只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其作用是通过纠正违法行为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刑事处罚则更注重对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的打击和制裁,以制止和纠正犯罪行为,并对犯罪分子进行必要的教育。
企业所得税的法律责任。真实亏损的企业可免除法人责任,而利用账面长期亏损避税的企业则需承担刑事责任。逃税行为会受到刑法处罚,但补缴税款并受行政处罚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免责。此外,五年内多次受到处罚或刑事处罚的企业不适用上述免责规定。
过失犯罪与担任警察职务之间的关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被法院判处过失犯罪的人不得报考公务员,因而无法担任人民警察。同时,国家实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来选拔从事行政处罚等工作的公务员,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得录用。
小事故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处罚问题。肇事司机若构成犯罪,会被定罪为包庇罪或伪证罪,并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若肇事司机不构成犯罪,则面临警告、罚款或拘留等行政处罚。此外,还讨论了交通肇事后找人顶包行为的性质,这种行为是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联系他人顶替自
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的相关处罚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和第二百三十一条,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则规定,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拆除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等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