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行案件的管辖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 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2、申请执行的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限, 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3、执行中止与执行终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 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 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何时恢复执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 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 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规定,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追诉时效的期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诉讼期限的侦查羁押期限、强制措施期限、批捕期限、审查起诉期限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点。该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审理阶段和宣判阶段,其特点包括不公开审理、寓教于审、迅速简约和全面调查等原则。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身心状况,法律为其提供了特殊保护,如提供法律援助辩护、社会调查、决定强制措施等。在讯问和审判时,
刑事案件中委托辩护人的时间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首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享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而被告人则随时享有此权利。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特定时限内应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如果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