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不服可以提出申诉。申诉人的范围包括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当事人的近亲属。申诉内容可以是对第一审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进行申诉,也可以是对第二审法院的判决进行申诉。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应当接受申诉人的申诉,并按照诉讼程序进行审查处理。申诉人应当提交一定的材料,包括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原一、二审判决书或裁定书等法律文书以及其他新证据。如果申请再审或申诉不符合规定,人民法院将不予审查。
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再审或申诉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其中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以及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事实与理由。此外,还应当附有原一、二审判决书或裁定书等法律文书,以及经过复查或再审的驳回通知书、再审判决书或裁定书。如果申请再审或申诉是基于新的证据证明原裁判认定的事实错误,还应当同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以及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照片。如果需要人民法院调查取证,还应当附有证据线索。具体资料副本数量可咨询当地受理法院。
在第二审法院审理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中,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然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不受此限制。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果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不仅不能加重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刑罚,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如果原判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只是罪名不当,可以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改变罪名。对于实行数罪并罚的情况,不得加重决定执行的刑罚,也不能在维持原判决决定执行的刑罚不变的情况下加重数罪中某罪的刑罚。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处理原则及不同结果。重新审判应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重新审判的结果包括驳回申诉或抗诉、改判、撤销原判并重新定罪量刑、发回重审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原判决事实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