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海外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风险也在累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不已,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社会治安环境令人担忧。在“走出去”过程中,企业究竟会面临哪些风险?又该如何为自身护航呢?
问:企业境外贸易、投资遭遇的风险有哪些?
周:由于对涉外法律风险认识和准备不足、不注意事先风险防范、无法律专业人员审查合同,企业会遇到很多风险,有些甚至陷入外国人设置的圈套,招致不应有的损失。这些风险主要有三类:一是自然风险,是不可抗力的;二是市场风险,是波浪式的;三是法律风险,是一种极端风险,涵盖了所有风险,后果由法定代表人承担。因此法律风险是企业法定代表人首要关注的风险。
问:我省企业在涉外贸易中遇到过哪些问题?
周:一是在国际贸易合同中不认真审查或修改外方提供的合同,导致货款无法收回。例如争议解决条款五花八门,只有少部分约定中国涉外仲裁机构解决,这导致不少货款因为要到国外诉讼和仲裁而不得不放弃。二是不注重商标保护,导致商标遭人抢注,不得不放弃市场。
问:省贸促会如何帮助企业应对涉外法律风险?
周:省贸促会在涉外法律咨询、顾问、资信调查、追账、代理仲裁、调解纠纷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目前已积极协调帮我省企业追回巨额货款。如,我省几家企业出口伊朗价值达5000多万人民币的货款遭到伊朗客户拖欠达8个月之久,省贸促会启动协商调解和仲裁机制,和国家贸促会一起联手伊朗相关商会组织和我国驻伊朗大使馆,对这些伊朗公司及其银行施压,迫使其支付了货款。
问:对我国企业对外开拓市场有何建议?
股权投资的合法性及其法律依据。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为股权投资提供了法律依据,降低了公司设立和上市门槛。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和《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也支持股权投资发展,但投资者需注意防范风险。
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企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市场与产品结构调整,遵守国际标准,积极与进口国企业合作打破技术垄断。同时,企业需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沟通合作,参与国外调查,加强信息沟通。政府应营造公平贸易环境,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突破技
中国与美国之间因轮胎贸易引发的争议。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此外,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不断增多,涉及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尽管在国际政治和学术层面存在对贸易
动产质押授信的法律条件,包括借款人和质押货物的条件。借款人需是企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并在银行有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经营指标符合银行风险控制要求,愿意签订三方质押监管协议。质押货物需不易损耗、易于保管和变现,所有权明确,规格明确且合格,不得办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