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到假“五粮液”,经营者既被赔偿又受罚
时间:2024-02-28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消费者维权案例:假冒商品纠纷
案情概述
2008年2月13日,消费者施某在武义小娟烟店购买了16瓶名为“五粮液”的酒,共付款6640元。然而,施某发现所购买的酒是假冒产品,于是向武义县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投诉,并要求经营者赔偿1.8万元。
调查过程
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接到投诉后,立即展开调查工作。经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派员鉴定,确认这16瓶酒确实是假冒商品。被投诉方属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
调解结果
2008年2月27日,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召集双方进行调解。被投诉方退还消费者施某6640元,并增加赔偿4360元。同时,武义县工商局对烟店处以罚款6840元。
专家点评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销售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者如有欺诈行为,应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该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两倍。在本案中,经营者销售了假冒伪劣商品,退还了消费者的购酒款并增加赔偿金额。同时,依法将此案移交给工商机关处理,符合法律规定。
如果您对消费维权相关知识感兴趣,推荐阅读以下文章:
- 会宁县查处假冒化肥案
- 会宁县查处假冒化肥案
- 景泰县查处销售假种子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在旅途中遇到纠纷时,旅游者首先应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若无法达成解决则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若调解无果,消费者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解决纠纷时,应遵守自愿和合法原则,提供真实有
-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
-
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的知情权,包括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以及消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权益保护措施。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详尽的信息,并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法律规定了商品和服务应符合的标准和要求。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助于保护其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
-
消费者虚假宣传购买商品的损害赔偿
消费者因虚假宣传购买商品受到损害时的赔偿问题。当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通常为购买价款的三倍但不得低于五百元。对于明知商品或服务有缺陷的经营者,如果导致消费者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双倍惩罚性赔偿。
-
商家是否有权拒绝卖给顾客?
-
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法律依据
-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