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程先生反映,日前他在兰州给公司订购了价值90万元的进口红酒,保价10万元,发货方委托某物流运到银川,但该物流在运送及搬运过程中致使35瓶红酒破碎,造成损失3万余元,却只按照保价金额的比例赔偿2000多元,对此程先生不能接受。他认为,该物流应该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据程先生介绍,该物流兰州分公司在运送途中造成33瓶红酒损坏,到达银川后,银川分公司发现货物已经损坏,但并未通知公司具体损坏情况,更没有让他去定损,便将货物送到公司。他发现红酒没有钉木架保护,而是用纸箱包装运送,在卸货时当场导致两瓶酒摔坏。后经统计,该物流共计损坏红酒35瓶,瓶身标签污染及损坏138瓶,包装箱损坏70个,共损失32624元。
程先生告诉记者,事发后,物流银川分公司从未道歉,并称只能按照10万元保价金额赔偿2567元,对于这样的赔偿结果他无法接受。对此,该物流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红酒的确是公司在运送途中损坏的,按照公司的评估,程先生的损失为23100元。程先生的红酒总价值90万元,保价10万元,赔偿比例经计算为1:9,按照这个比例只能赔付2567元。
宁夏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韩处长认为,程先生既然为自己的货物选择了保价,就与该物流形成了约定合同关系,因为程先生的保价金额只有10万元,因此该物流的赔偿是合理的,建议双方协商解决。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者所受损失的三倍金额或五百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也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包括延时服务索赔、耽误使用索赔、免费赠品索赔和精神损失索赔等方面。消费者在遇到服务延误、产品不合格、赠品欺诈等问题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消费者投诉不受理的几种情况,包括个人私下交易纠纷、商品保修期已过等情形。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当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时,消费者有权索赔。法律规定,如因虚假宣传受损,消费者可要求赔偿。经营者如存在欺诈行为,需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对于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虚假宣传,相关责任主体需承担连带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以及侵犯的客体。主体包括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主观要件是具有欺诈的故意。客观要件则表现为故意陈述虚假事实或隐瞒事实。侵犯的客体包括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文章还结合了一起售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