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竞争协议,又称垄断协议或联合行为,在欧洲国家被普遍称为"卡特尔"。它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主体(包括行业协会等经营者团体)通过协议、决议或其他协同方式实施的排斥、限制或妨碍竞争的行为。限制竞争协议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限制价格竞争协议、限制市场供应协议、市场划分协议、联合抵制协议和限制转售价格。
限制价格竞争协议,又称价格固定,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联手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商品的价格的行为。
限制市场供应协议是指企业之间达成的协议,限制或控制市场上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
市场划分协议是指企业之间达成的协议,将市场划分为各自负责的区域,以避免彼此之间的竞争。
联合抵制协议是指企业共同阻碍进入市场或者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限制转售价格是指企业向批发商、零售商提供商品时,要求他们必须按照自己所定的价格来销售商品。
垄断协议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实施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共同或者联合实施;以排除、限制竞争为目的。限制竞争协议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
纵向限制竞争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达成的限制竞争协议。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限定转售价格的协议、供应对象和生产产品的品种及地区的协议、农工商、产供销一条龙协作协议以及串通投标的行为。在评判纵向限制竞争协议时,需要考虑是否以限制竞争为目的以及是否造成垄断后果。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以及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横向限制竞争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行为人之间的限制竞争协议,其对竞争的危害既直接又严重,因而是传统的反垄断法所重点规制的对象。横向限制竞争协议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市场划分、统一价格协定、联合拒购和拒销、联合排斥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招投标中的串通投标以及合作型、合伙型联营的方式进行业务的垄断或合并。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联合抵制交易以及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
新《合伙企业法》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为多种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尤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的二元责任制度和管理结构适应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随着有限合伙的确立,传统合伙企业也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
公开招标方式、邀请招标方式、竞争性谈判方式、单一来源方式和询价方式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公开招标适用于货物服务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情况;邀请招标适用于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供应商采购的情况;竞争性谈判适用于特定情形;单一来源方式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