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解
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于职业病的赔偿存在争议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和解协议。
二、仲裁
如果企业拒绝赔偿,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寻求公正的处理。
三、诉讼
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设立时除了要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外,其工作场所还必须满足以下职业卫生要求: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
工作场所应配备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以确保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生产布局应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以减少职业病的危害。
工作场所应提供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以保障劳动者的卫生需求。
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要求。
用人单位还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采取以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用人单位应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以确保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
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进行。
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记录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防治情况。
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应对突发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以上是关于"鉴定为职业病后公司不赔偿怎么维权"的解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材料。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专业律师。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女职工停薪留职的法律规定及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等解除或变相解除劳动合同。如遭遇此类情况,女职工有权要求补偿,并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同时,对于未婚先孕被辞退的情况,用人单位也不得
工伤九级伤残私了的赔偿问题,包括赔偿协议的性质和法院调整权力,赔偿数额标准的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中的协议撤销情形,以及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之间的关系。职业病病人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但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不能重复适用,除非受伤害者能证明用人单位或雇主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时,单位应根据医院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根据劳动部的通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产假为15天至30天,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为42天,期间工资照发。在北京,根据《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怀孕不满
劳动合同可以续签的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以及连续工作满15年且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项规定,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否则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