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 > 李庆丽劳动事故赔偿纠纷案解析及法律建议

李庆丽劳动事故赔偿纠纷案解析及法律建议

时间:2024-10-09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1125

申请再审人李同保与被申请再审人李庆丽劳动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案

一审及二审背景

申请再审人李同保与被申请再审人李庆丽之间存在一起劳动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西平县人民法院于2000年4月26日作出(2000)西民初字第139号民事判决,裁定李同保支付李庆丽医疗费、交通费、伤残补助金、伤残抚恤金、工伤津贴等。李庆丽不服该判决,提起上诉。河南省高级法院于2000年10月20日作出(2000)驻民终字第578号民事判决,维持了一审判决。李同保不服,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再审,最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9月20日作出(2002)驻立民字第126号民事裁定,裁定再审该案。根据该裁定,本院重新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了审理。

事实认定

一审法院认定,1998年10月11日晚,李庆丽提出与操作机器的李会霞换岗,即由李会霞装箱子,李庆丽负责观察机器。同日凌晨4点左右,李庆丽的右手被机器轧伤,随即被送往漯河市中医院治疗。经诊断,李庆丽的右手外伤导致指头残缺畸形。期间,李庆丽住院69天,花费医疗费11437.18元。后续在漯河市中医院人和分院住院36天,花费医疗费1996.88元。西平县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李庆丽伤残等级为5级,但李同保不服该鉴定,申请驻马店地区诉讼证据鉴定中心重新鉴定,该中心鉴定为7级伤残。李庆丽不服此鉴定,申请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对其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该研究所鉴定为6级伤残。

一审及二审判决

一审法院认定李庆丽在李同保糖厂工作期间受伤,应属工伤,李同保应按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李庆丽的医疗费、交通费、伤残补助金、伤残抚恤金、工伤津贴等。对于李庆丽请求支付二次手术费及安装辅助器具费的请求,一审法院不予支持。李庆丽请求支付残疾慰抚金也不予支持。一审法院判决终止李同保与李庆丽的劳动关系,并一次性计发李庆丽的工伤有关待遇。

二审法院认定李庆丽在个体业主李同保办的糖厂干活期间受伤,构成工伤,李同保对李庆丽的伤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并增加了李同保支付李庆丽精神慰抚金20000元的判决。

再审判决

再审法院认为,李同保原系个体糖厂业主,李庆丽在李同保糖厂工作期间受伤的事实清楚。李庆丽的伤经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为6级伤残,该鉴定书经该所加盖钢印,有效确认。李同保对鉴定的质疑不成立。李庆丽为治疗伤势花费共13504.06元,李同保垫付10830元,差额2674.06元,一审判决李同保支付该款项是正确的。对于其他赔偿数额及范围,一审判决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关于责任划分,李庆丽在操作机器过程中无过错,原业主李同保未提供证据证实李庆丽有违反操作程序的行为,故一审判决李同保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是适当的。综上,再审法院维持了二审判决。

再审判决结果

再审法院维持了二审判决,判决李同保支付李庆丽精神慰抚金20000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诉法意见》和《民诉证据规定》,原告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需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和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实践中存在争议和宽松处理的情况。对于变更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额的不同情况,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该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包括起诉条件、起诉状的递交以及调解程序等步骤。起诉需符合相关条件,起诉状可书面递交或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适合调解的纠纷可先行调解,除非当事人拒绝。

  •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包括上诉的方式、审理的方式以及审理结果等。第二审程序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审理的法律程序,必须遵循一定步骤和方式。上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审理则包括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方式。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

  •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和庭审程序。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通常为立案后六个月内,而简易程序则为四十五天内。庭审程序包括开庭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合议庭评议等环节。其中,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是核心部分。

  •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