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劳动者有条件获得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采取暴力、胁迫或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等非法方式,导致劳动者辞职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况发生,劳动者辞职可以获得经济赔偿金。
1.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情况,劳动者可以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无需用人单位批准,同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
2.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书面离职,无需用人单位批准即可离职。试用期提前3天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
3. 如果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并且用人单位不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离职,这时劳动者违法,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直接经济损失和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
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应在十五日内支付辞退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和工资。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办理劳动者的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按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依照法律规定应支付的经济补偿。
以上是关于辞职后如何获得赔偿金的相关知识。如果用人单位非法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或变相辞退员工,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咨询,可以向手心律师网的律师寻求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国有企业裁员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出现严重经营困难、经营方式调整或破产重整等情形下,可以进行裁员。裁员条件需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顺序有优先留用人员。国有企业裁员需遵循提前说明情况、提出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等程序。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试用期内怀孕的公司员工是否可以解雇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给予法律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非法解雇将面临赔
中国关于退休离职补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详细描述了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多种情形和标准计算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职工在遭遇工伤时的相关待遇和费用支付方式。涉及的内容包括工伤治疗、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旨在为公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