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查验,也称为验关,是指海关在接收报关员的申报后,对进口或出口货物进行实际核对和检查的过程。其目的是确认货物的自然属性、数量、规格、价格、金额以及原产地等是否与报关单所列一致。
海关查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复核申报环节中所申报的单证和查证单货是否一致,以发现审单环节无法发现的无证进出问题、走私、违规、逃漏关税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查验货物,才能确保关税按照规定的税率计征。因为进口货物税则分类号及适用税率的确定,以及申报的货物价值是否被海关接受,都取决于查验的结果。
例如,某市外运分公司申报进口制冷机时,应归入税号8415,但该税号有8个子目,其中子目84158210的税率为130%,子目84158220的税率为90%。根据所附单据无法确定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和容量。通过实际查验,确定该机应归入税号84158220,按照90%的税率计征关税。这样可以避免进口厂商负担不应负担的关税额,体现了海关征税工作的严肃性,维护了集体的利益。
除海关总署特准免验的货物外,所有进出口货物都应接受海关查验。
海关查验主要是检查进出口货物的名称、品质规格、包装式样、数量、重量、标记唛码、生产或贸易国别等是否与报关单和其他证件相符,以防止非法进出,检查货物中是否夹带走私物品和可能引发政治、经济破坏等事件。
海关查验方法分为一般查验和重点查验,也可以称为外形查验和开箱查验。对于属于正常往来的进出口货物,可以不进行查验或进行一般性的检查,即外形查验。外形查验主要包括核对货物名称、规格、生产国别和收发货单位等标志是否与报关单相符,检查外包装是否有开封、破损痕迹以及是否存在反动字样、黄色文字图像等。
根据货物的品种、性质、贵重程度,以及国内外走私违规情况、收发货单位的经营作风等历史资料,如果分析认为某些货物在数量或其他方面可能存在问题或涉嫌走私破坏(如进口成套组装散件,伪报为零部件化整为零进口等),则应进行开箱检查。必要时,可以逐件细查细验,以防止经济和政治破坏的发生。
逃避海关关税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具体视逃避税款的数额大小而定。扣缴义务人若采取同样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也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于多次违法行
正常报关是否构成走私行为的问题。文章明确指出违反海关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等行为被视为走私行为。同时列举了走私行为的具体情形和处罚规定。正常报关并未逃避海关监管和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不属于走私行为。
中国对进口和出口矿产品的检验规定。进口矿产品包括铁矿石、锰矿石、铜精矿砂和铬矿石,检验内容包括质量、成分含量等。出口矿产品主要包括氟石、矾土等,其品质要求和检验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煤炭等可燃固体矿物,实施质量许可证制度以确保出口产品质量。
进口合同型号打错的问题。在报关单上合同号错误的情况下,国税局通常关注报关单数量、金额、规格和发票的一致性,而不特别关注合同号,因此一般不影响出口退税。但为确保顺利退税,建议企业与当地国税局确认。报关单在进出口货物中具有重要法律地位,是海关监管和退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