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查验,也称为验关,是指海关在接收报关员的申报后,对进口或出口货物进行实际核对和检查的过程。其目的是确认货物的自然属性、数量、规格、价格、金额以及原产地等是否与报关单所列一致。
海关查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复核申报环节中所申报的单证和查证单货是否一致,以发现审单环节无法发现的无证进出问题、走私、违规、逃漏关税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查验货物,才能确保关税按照规定的税率计征。因为进口货物税则分类号及适用税率的确定,以及申报的货物价值是否被海关接受,都取决于查验的结果。
例如,某市外运分公司申报进口制冷机时,应归入税号8415,但该税号有8个子目,其中子目84158210的税率为130%,子目84158220的税率为90%。根据所附单据无法确定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和容量。通过实际查验,确定该机应归入税号84158220,按照90%的税率计征关税。这样可以避免进口厂商负担不应负担的关税额,体现了海关征税工作的严肃性,维护了集体的利益。
除海关总署特准免验的货物外,所有进出口货物都应接受海关查验。
海关查验主要是检查进出口货物的名称、品质规格、包装式样、数量、重量、标记唛码、生产或贸易国别等是否与报关单和其他证件相符,以防止非法进出,检查货物中是否夹带走私物品和可能引发政治、经济破坏等事件。
海关查验方法分为一般查验和重点查验,也可以称为外形查验和开箱查验。对于属于正常往来的进出口货物,可以不进行查验或进行一般性的检查,即外形查验。外形查验主要包括核对货物名称、规格、生产国别和收发货单位等标志是否与报关单相符,检查外包装是否有开封、破损痕迹以及是否存在反动字样、黄色文字图像等。
根据货物的品种、性质、贵重程度,以及国内外走私违规情况、收发货单位的经营作风等历史资料,如果分析认为某些货物在数量或其他方面可能存在问题或涉嫌走私破坏(如进口成套组装散件,伪报为零部件化整为零进口等),则应进行开箱检查。必要时,可以逐件细查细验,以防止经济和政治破坏的发生。
只报关不退税的法律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报关和退税的概念及其关系,然后详细阐述了只报关不退税的情况,包括属于取消退税率但不属于免税产品的货物、免税产品的货物以及其他情况的处理方式。此外,还介绍了溢征退税的概念和范围。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海关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部门及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海关人员需依法履行职责,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包括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申请人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海关,因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权益而引起,复议机关是上一级海关。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向海关申报的时间要求及相关流程。收货人应在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十四日内向海关申报,否则需缴纳滞报金。海关报关流程包括填写报关单、预录入数据、查询报关单状态、准备其他单证、递单等步骤。如货物需要查验,报关员需陪同海关关员一同查货。整个
海关是否具有独立的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各级海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向海关总署负责。海关的隶属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同时,海关强制权包括扣留权、提取货物变卖权、强制扣缴关税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