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高危作业侵权 > 高空坠物责任的认定方法

高空坠物责任的认定方法

时间:2024-07-22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3711

侵权责任法对高空坠物责任的规定

一、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如果高空坠物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这一规定的目的是限定责任主体,以保证受害人能够得到救济,同时避免过多的义务人导致补偿数额过小,从而能够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到注意义务,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此规定既体现了公平原则,又避免了将补偿义务人范围无限扩大化。

二、责任主体的承担责任方式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另外,按份责任的承担方式还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相比之下,连带责任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安定。而且,连带责任违背公平原则,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则会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得正义无法实现。此外,连带责任还将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

三、确定免除当事人责任的几点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

  1. 确定了具体的侵权责任人:可能加害人与实际加害人同住一栋建筑物内,对于建筑物的情况较为了解,具有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出实际加害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
  2. 举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于侵权行为发生时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内或伤人物品不可能归属自己,从而在时间上或客观方面免责。
  3. 不可抗力: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此,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即便查明了坠落物的所有人,也不需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小区里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由坠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如果所有人或管理人不明确,则由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根据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有可能实施加害行为的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实际的加害人,否则需对受害人进行补偿。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九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如何判断是哪一方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如果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财物损害,责任应由高空抛物方承担。在无法确定具体来源时,该高空区域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需承担损失。物业管理公司也需承担一定补偿责任,因他们有维护小区公共秩序的责任。共同侵权

  • 高空坠物导致损害的侵权责任及索赔问题

    高空坠物造成损害时的侵权责任及索赔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需承担高空坠物的侵权责任,若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给予补偿。文章还提到了恶劣天气下高空坠物责任的划分及物业公司的赔偿责任,以及在确定侵权人困难时,

  • 高空防坠物安全措施的法律要求

    高空防坠物安全措施的法律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建筑物及相关设施发生坠落造成损害,相关责任人需承担侵权责任。为预防高空坠物,房屋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有定期检查房屋安全的法律义务。购买高空坠物险可减轻损失。此外,行人也需注意防

  • 高空坠物责任的证明与承担

    高空坠物责任的证明与承担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承担补偿责任,除非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责任主体应承当按份责任,而不是连带责任,以符合公平原则并起到预防作用。法院在审理时,可根据具体侵权人、不可

  • 高空抛物伤人事件,是否存在免责事由?
  • 高空坠物的法律性质
  • 高空抛物的危害及法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