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如果高空坠物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这一规定的目的是限定责任主体,以保证受害人能够得到救济,同时避免过多的义务人导致补偿数额过小,从而能够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到注意义务,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此规定既体现了公平原则,又避免了将补偿义务人范围无限扩大化。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另外,按份责任的承担方式还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相比之下,连带责任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安定。而且,连带责任违背公平原则,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则会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得正义无法实现。此外,连带责任还将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
综上所述,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小区里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由坠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如果所有人或管理人不明确,则由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根据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有可能实施加害行为的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实际的加害人,否则需对受害人进行补偿。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九条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如果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财物损害,责任应由高空抛物方承担。在无法确定具体来源时,该高空区域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需承担损失。物业管理公司也需承担一定补偿责任,因他们有维护小区公共秩序的责任。共同侵权
高空坠物造成损害时的侵权责任及索赔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需承担高空坠物的侵权责任,若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给予补偿。文章还提到了恶劣天气下高空坠物责任的划分及物业公司的赔偿责任,以及在确定侵权人困难时,
高空防坠物安全措施的法律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建筑物及相关设施发生坠落造成损害,相关责任人需承担侵权责任。为预防高空坠物,房屋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有定期检查房屋安全的法律义务。购买高空坠物险可减轻损失。此外,行人也需注意防
高空坠物责任的证明与承担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承担补偿责任,除非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责任主体应承当按份责任,而不是连带责任,以符合公平原则并起到预防作用。法院在审理时,可根据具体侵权人、不可